据证券时报,一直以来,首次公开发行(IPO)是券商股权承销业务创收的主要来源。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A股IPO市场经历了2024年的低迷之后,今年以来有所回暖,预计券商投行业绩也将收获“安全垫”。年内,A股IPO无论是发行数量还是募资规模均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与此同时,今年港股IPO也表现得格外亮眼。前5个月,据证券时报,一直以来,首次公开发行(IPO)是券商股权承销业务创收的主要来源。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A股IPO市场经历了2024年的低迷之后,今年以来有所回暖,预计券商投行业绩也将收获“安全垫”。年内,A股IPO无论是发行数量还是募资规模均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与此同时,今年港股IPO也表现得格外亮眼。前5个月,港股IPO募资规模同比增长超700%,为券商投行业务带来增量。今年以来,中资券商在港股IPO市场的承销家数显著领先于外资大行。港股IPO募资规模同比增长超700%,为券商投行业务带来增量。今年以来,中资券商在港股IPO市场的承销家数显著领先于外资大行。
在上半年香港40家上市企业中,前四大IPO——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和三花智控均来自A股市场。第一财经记者走访香港交易所、保荐人、会计师,探寻香港上市热背后,A股巨头何以获得外资青睐?
大行其道对话华兴证券香港董事总经理、亚洲研究部主管陈亚雷,解读此轮港股消费股热潮背后的逻辑以及潮玩赛道投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