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交易进行时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专家称A股结构性牛市已持续半年:金融板块领涨,政策红利助推市场分化 (盛海骏)

第一财经2025-06-25 17:07:26

责编:顾洁

诚通证券分析师盛海军在采访中表示,当前市场实际上已处于牛市阶段近半年,只是涨势相对缓慢且呈现结构性特征。他指出,虽然股指未大幅突破,但以银行股为代表的金融板块持续创新高,近期政策利好(如六部门推动居民财富管理)进一步推动大金融板块上涨。盛海军强调,投资者应关注政策驱动板块而非单纯指数波动,建议规避业绩差、存在退市风险的个股,选择基本面稳健的蓝筹股。他认为市场主心骨在于大蓝筹的稳定性,并提醒投资者避免投机,注重长期价值投资。对于军工、半导体等短期热点,他区分了事件驱动型机会与实质性业绩增长的区别,重申投资需围绕核心政策导向和优质上市公司展开。

 

**牛市已至半年,为何你仍未察觉?**

 

近期A股市场持续走强,股指突破3400点引发广泛讨论。诚通证券盛海军在财经对话中直言:"牛市其实已经来了半年,只是多数投资者尚未感知。"这一观点揭示了当前结构性牛市的本质——指数温和上涨背后,是金融等权重板块的持续领涨与政策红利的逐步释放。

 

**一、结构性牛市特征凸显**

盛海军指出,尽管半年来上证指数始终在3400点附近震荡,但市场日均成交额已从3000-5000亿跃升至万亿规模,银行股更是"几乎天天创新高"。这种分化行情下,全市场5400只个股中仅有10%持续走强,金融板块成为推动股指上行的核心动力。数据显示,近半年申万银行指数涨幅超15%,部分头部券商股价累计上涨逾30%,远超标普500同期表现。

 

**二、政策驱动居民财富转型**

6部门联合发布的《创新适应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文件被盛海军视为关键转折点。"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政策导向,直接刺激了大金融板块的爆发。节目播出次日,券商、保险、多元金融板块集体大涨,其中券商ETF单日涨幅达4.2%,印证了政策对市场的直接影响力。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逻辑,正在重塑资本市场生态。

 

**三、投资逻辑需要与时俱进**

针对部分投资者"赚指数不赚钱"的困惑,盛海军强调必须摒弃旧思维:"现在市场和认购证时代已完全不同。"他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

1. **政策红利赛道**:大金融、半导体等国家战略扶持领域;

2. **业绩确定性**:选择行业龙头的优质蓝筹,规避ST及退市风险股;

3. **长期价值**:银行等高股息品种的"压舱石"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半年报披露季来临,业绩分化的马太效应将更加显著。2023年已有多只绩差股跌幅超50%,而同期建设银行等金融股却创出历史新高,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格局将持续考验投资者的择股能力。

 

**四、结构性机会下的操作策略**

盛海军特别提醒:当银行股出现3%以上的调整时,往往预示系统性风险。普通投资者应建立"核心资产+政策风口"的组合配置,避免过度追逐军工等事件驱动型题材。数据显示,坚持持有金融蓝筹的投资者,今年来收益率普遍跑赢大盘15个百分点以上。

 

这场持续半年的"隐形牛市"正进入加速阶段。随着居民财富向资本市场转移的趋势确立,那些能够把握政策主线、坚守价值投资的投资者,终将在这场转型升级的资本盛宴中赢得先机。

举报
相关阅读
07'54''

A股周评:指数逼近3500点背后暗藏个股分化,专家警示"慢牛不救套牢盘"(盛海骏)

本周市场呈现指数稳中向好但个股分化显著的慢牛特征,上证指数一度逼近3500点,但超3000只个股下跌,仅少数权重蓝筹股支撑大盘。这种结构性行情下,投资者需注意三点启示:一是当前牛市节奏缓慢且分化剧烈,需警惕"赚指数不赚钱"现象;二是下周需重点关注美国加税政策动向及国内6月经济数据发布对市场情绪的影响;三是操作上应淡化指数波动,结合即将披露的半年报业绩精选个股,避免陷入"等牛市解套"的误区。 对于科创板IPO加速尤其是亏损高科技企业上市的问题,需辩证看待:从国家战略角度,支持科技创新产业符合发展需求;但从投资回报角度,普通投资者应理性评估企业盈利前景,机构资金更倾向配置稳健型资产。建议普通投资者量力而行,优先关注具有确定性和现金回报能力的标的。

0 07-04 15:27
14'58''

A股IPO受理现井喷:六月152家企业排队释放市场回暖信号(左剑明)

本次财经对话连线了小鱼资产总经理左建明,就当前市场热点展开深度分析。关于"反内卷潜力股",左建明指出其本质源于供给过剩与创新不足导致的同质化竞争,具有成本优势或区域定价权的企业更具抗压能力。他特别以券商行业为例,揭示佣金价格战已恶化至获客成本高达1200-1500元的非理性状态。 医疗器械板块方面,左建明认为尽管存在进口替代机会,但创新药赛道相比器械耗材领域更具竞争壁垒和发展潜力。针对6月IPO受理井喷现象,他分析这可能源于投行保饭碗压力、PE机构退出需求及部分企业真实成长三重因素驱动,但最终过会率仍需严格把关。 市场活跃度数据揭示上半年新增1260万开户数,但左建明通过比对发现有效账户仍存缺口,强调只有当管理层披露的有效账户数创新高时,才能真正印证市场活力的实质性提升。节目最后,左建明邀请投资者通过有看头APP获取每日深度市场分析。整体而言,对话既剖析了当前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也指明了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向,为投资者提供了专业视角的市场观察。

0 07-03 15:28
08'32''

全国统一大市场政策发力 钢铁、水泥等过剩产能行业迎来反弹 (盛海骏)

今天市场中海经济和水产养殖板块出现明显上涨,主要受政策驱动影响。昨日出台的两项政策——强化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对市场产生直接引导作用。政策导向在市场中反应迅速,量化资金、AI程序及游资对政策题材高度敏感。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核心目标是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当前地方政府重复建设导致钢铁、水泥、光伏等传统行业产能过剩,而政策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资源配置,使先进产能效益提升。今日涨幅居前的钢铁、光伏、水泥等板块正反映了这一逻辑。 市场整体呈慢牛格局,蓝筹股和高股息率个股是支撑指数的核心,但结构性分化明显。上半年仅20%个股涨幅超20%,35%个股下跌,多为题材概念股。建议投资者关注基本面扎实、具有投资回报的优质企业。 政策方向已从单纯鼓励投资转向消化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这将使行业龙头和优质企业受益。市场风格转变要求投资者更注重价值投资,顺应政策导向选择标的。

41 07-02 15:32
10'28''

两部门重磅发文支持创新药发展 医药板块再迎政策红利(左剑明)

总结:在今日的财经对话中,小玉资产总经理左建明对市场热点进行深度解读。针对创新药板块,他指出两部门支持政策进一步激活了行业活力,尤其是百济神州和恒瑞医药等龙头企业的持续投入及医保、商保覆盖范围的扩大,为创新药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空间。此外,他重点分析了并购重组案例中的风险,以ST新潮为例警示治理结构冲突可能带来的二级市场波动,强调需关注新老股东整合效果及资产质量。关于IPO市场,左建明认为当前审核趋严使上市公司质量显著提升,但部分企业通过“弱弱联合”式并购曲线上市,可能埋下隐患,建议监管层加强对现金收购标的的把关。整体来看,政策红利与市场机会并存,但投资者需警惕并购重组中的潜在风险。

16 07-01 15:57
11'09''

6月制造业PMI微升至49.7% 专家称经济复苏仍需观察"50分界线"持续性 (朱琦)

银河证券朱琦在采访中对当前市场进行了分析。6月制造业PMI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但仍低于荣枯线,经济复苏迹象仍需观察后续数据是否持续改善。朱琦指出,当前市场更多受外部因素影响,如美股、日经等海外市场的表现带动A股震荡上行,而非国内高频数据驱动。热点板块如脑机接口、创新药等前沿科技题材受资金追捧,但投资者需注意轮动节奏,避免追高风险。对于7月上旬市场,朱琦预计指数将在上一个台阶后维持震荡,成交量放大将带来板块活跃度的提升,但连续突破难度较大,需关注即将到来的时间窗口可能对市场情绪的影响。

26 06-30 15:29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