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证券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得益于执行器性能改善,传感和交互功能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形机器人模型处于不同的商业化阶段。预计到 2035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数量将超过200万台,但目前其大脑技术仍是最大的痛点。
7月27日,在2025浦东新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全球推介大会上,上汽通用动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智能设备高级技术经理徐啸顺表示,车企涉及到强电、带有划伤风险的零部件的工位,需要对人有很多防护要求——戴手套,戴防护的装置,使用人形机器人可以省去这些保护。人形机器人未来降本的发展情况下可以去实现这个任务。
成为国内人形机器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