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财经律师行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房产赠与纠纷升级:叔叔质疑父亲获赠房产合法性,法院鉴定成关键

第一财经2025-07-10 12:42:53

责编:顾洁

爷爷将房产赠予父亲,叔叔主张爷爷因轻度认知障碍导致赠予无效,但医学上的轻度认知障碍并不直接等同于法律上的限制或无民事行为能力,需通过司法鉴定确认爷爷赠与时实际的精神状态。若鉴定结果显示其行为能力受限,则赠予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反之则有效。此外,若房产涉及已故奶奶的遗产份额(如夫妻共同财产),爷爷未经其他继承人同意擅自处分全部房产可能部分无效,仅能处理其个人所属份额,其他继承人可主张权利。因此,需结合行为能力鉴定和遗产继承情况综合判断房产是否需要恢复至爷爷名下。
举报
相关阅读
12'26''

三子女争房产案曝录像遗嘱关键缺陷:见证人未表明身份致遗嘱无效

案例中,陈老先生和王阿姨共生育三个子女,房屋产权登记在陈老先生和小儿子老三名下。王阿姨去世后,老三提交了一份录像遗嘱作为证据,显示王阿姨有意将房产留给老二和老三,排除老大。然而,法院最终认定该录像遗嘱无效,原因在于遗嘱人和见证人未在录像中表明身份及具体日期,且遗嘱内容并非王阿姨自主独立陈述,而是通过问答形式呈现,不符合民法典对录像遗嘱的形式要求(需有两名以上见证人,遗嘱人和见证人需记录姓名或影像及日期)。法院强调,遗嘱应体现立遗嘱人的自主意愿和严肃性,轻微瑕疵可能导致遗嘱不被采纳。此外,涉及房屋产权争议需另案处理,而王阿姨仅能处分自己有权分配的部分财产(包括从丈夫处继承的份额)。此案例提醒公众,订立录像遗嘱时需严格遵循法定形式,确保遗嘱人和见证人明确身份、日期,并由立遗嘱人自主陈述意愿,以避免遗嘱无效的风险。同时,对于历史产权问题,法院会综合多方因素审慎判断,不会仅因部分瑕疵直接否定其效力。

0 6小时前
05'33''

八旬老人百万存款被女儿私自转移,专家提醒:大额赠与务必留存书面证据

该案例核心涉及母亲委托妹妹转存定期存款却被私自占有引发的家庭财产纠纷。律师分析指出:1. 母亲有权主张返还财产,若妹妹无法提供充分证据(如书面协议、清晰录像等)证明款项属于赠与,法院通常会判令返还;2. 赠与举证标准严苛,需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程度,仅凭掌握密码和证件不足以认定赠与;3. 需注意财产权属复杂性:若涉及已故父亲的遗产份额,其他子女可主张继承权;若为夫妻共同财产且配偶健在,单方处置可能无效。律师特别强调,家庭财产处置需谨慎,为避免纠纷,建议采用书面或影像形式明确赠与意愿,尤其在老人行动不便时可通过录像留存有效证据。本案凸显家庭内部财产管理需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0 6小时前
07'14''

要不要把父母名下的房产份额尽早卖给子女呢?

要不要把父母名下的房产份额尽早卖给子女呢?

0 昨天 16:20
00'56''

老人过世后的房产如何继承给子女最合适?

老人过世后的房产如何继承给子女最合适?

0 09-23 14:34
17'58''

父亲患老年痴呆被继母起诉分割亡母房产 女儿质疑监护权滥用

朱女士因父亲被继母以监护人的身份起诉分割母亲留下的房产而陷入纠纷。朱女士认为,父亲患有老年痴呆且名下另有拆迁款,无需出售房产,质疑继母动机不纯并意图转移财产。她希望阻止房产分割并撤销继母的监护权,由其自己担任监护人。法律上,监护人虽有权代理被监护人处理事务,但需以维护其利益为前提。法院审理时将重点审查继母主张卖房的必要性,若缺乏充分理由(如已有足够养老资金),可能不支持分割。此外,撤销监护权需证明继母存在严重失职行为(如财产侵吞),但实践中认定标准较严格。本案凸显再婚家庭中财产管理与监护权行使的复杂性,建议家庭成员优先协商,或通过书面指定监护人事先规避矛盾。核心争议在于继母作为监护人提出的房产处置方案是否真正符合患病父亲的利益需求。

0 09-11 13:29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