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中国财经60分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假体检”贻误治疗良机,害苦患者

第一财经2025-07-18 18:40:22

责编:张铭

《中国财经60分》热搜继续。体检行业的知名企业 爱康国宾,近日因患者投诉而陷入"假体检"质疑。张女士在网络发文称,自己连续10年在爱康国宾分院体验,都没有查出患癌风险。但去年换到了另一家医院,却被确诊为"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且已发展为晚期。体检一定可以排查出癌症风险吗?体检客户的安全谁来保障?来听第一财经广播崔琦的介绍。

张女士称,自己在爱康国宾做了10年体检,10年来,体检报告中的相关检测结果一直在正常范围内,从未对肾脏、脊柱发出过"患癌预警"。然而2024年,她因腰疼就诊,最终被诊断为右肾癌症,不得不接受右肾切除手术;2025年,癌细胞伴随骨转移而在日本经历多月治疗。张女士称,自己在咨询专家后了解到,肾癌和骨转移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因此质疑爱康国宾存在漏检、误检甚至"假体检"。目前,她已经给爱康国宾发出了律师函,并向国家卫健委、北京市政府等进行了投诉和举报。

【现在我也怀疑我的所有的数据都是假的,我连续10年在你那检,我这又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我不可能我上来就是晚期吧?所有的医生都告诉我这发展了好几年了,我年年可能有那个肿瘤标志物检查呀,我就是冲着他说他是中国那个体检行业的巨头,他的体检如何如何规范,如何如何好】

 

针对此事,爱康集团17号回应称,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没有检测到癌细胞,会请第三方权威机构以及专家来进行论证分析,不会逃避责任。

公开信息显示,爱康集团在全国54个城市设有170家体检、齿科与医疗中心,此前也曾因被患者质疑误诊或漏诊而引发关注。如今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与爱康相关的投诉多达1300条,主要涉及检测准确性、癌症漏检、误诊等情况。更为讽刺的是,爱康国宾CEO张黎刚多年前就曾亲自爆料过行业内假体检的内幕。

【行业里边呢也有真体检假体检,我们有些同行会通过护士假冒医生去超生,一些同行呢,把血倒掉了直接给结果,为什么混得过去?因为真正得癌症的比例只有千分之3,也就是说如果体检中心抽了血做都不做处理,最高多少千分之3误差,这个比例发生如此之低,所以这样呢在我们行业里边呢有很多这些不正规的做假体检的公司】

 

从目前来看,此事的关键问题有两个:一是张女士比较关注的"癌胚抗原定量"筛查,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针对什么疾病的筛查项目?二是张女士患的"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是否是一种可以通过常规体检来发现的疾病? 医疗纠纷专业律师李佳丽表示,

【第一点,癌症筛查技术的边界,尤其是肾透明细胞癌,它是缺乏公认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早期诊断主要是依赖影像学的检查。那某康2023年的体检报告中已经提示了左肾错构瘤可能,也就是说定位明确恶性的判断,符合母细胞癌指南里面的技术现状。第二点,肿瘤的生长速度,患者2023年到2024年囊肿从检出到3.5厘米,这个增速它是符合肾癌典型发展规律的,体检机构认为说是年度检查间隔,可能错过了快速的生长期,这个说辞其实存在医学可能性的。第三点呢体检行业责任边界难划分,现行的体检标准是没有强制要求,低剂量的CT、普通超声对小于两厘米的肿瘤,检出率其实是为60%,患者对于这个认知是存在这样的一个误区的,连续10年的IP抗原正常并不等于没有癌症风险。促睾瘤与肾癌影像学特征,其实存在交叉性的误诊可能,是需要加强CT或者是核磁去鉴别的。】

 

上海百汇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内科中心主任/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邬亦华进一步指出,体检是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癌症筛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体检并非万能,目前的体检技术无法100%排查出所有癌症风险。其原因包括癌症的复杂性、筛查技术的局限性、个体差异及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的风险。此次事件也暴露出体检行业的多重问题。律师李佳丽指出,

【在这个事件里面其实暴露了体检行业机构它需要强化两个措施,第一要明确的告知所查的项目它的局限性。第二呢是要建立高风险异常结果的一个追踪的这样一个制度】

 

作为疾病防治的第一道防线,常规体检和癌症筛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们也期待,以此事为契机,在回答公众疑问的同时,进一步规范体检行业和监管,让体检能真的为公众健康预警发挥作用,而不是流于形式,甚至像部分网民担心的,成为敛财手段。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