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9日发布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大幅上调0.8个百分点,至4.8%。
IMF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奥利维耶·古兰沙在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与今年4月份相比,IMF对中国经济增速预测从4%大幅调高至4.8%,0.8个百分点的上调也是所有经济体中上调幅度最大的。”
古兰沙进一步解释称,预测上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第一季度非常强劲的经济活动。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是中国对世界其他地区,包括欧元区、亚洲等国的出口强劲。另一个原因则是中美关税税率较4月时的水平大幅降低。“对关税将保持在较低水平的预期,显然会助力中国经济活动发展”。古兰沙补充道。
同时,IMF预计2026年中国经济增速4.2%。据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IMF预计,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速分别为3.0%和3.1%,较今年4月的预测分别上调0.2个和0.1个百分点。今年发达经济体有望实现增速1.5%,较前值上调0.1个百分点,其中美国经济增速1.9%;预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为4.1%,较前值上调0.4个百分点。
古兰沙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贸易形势仍主导全球经济前景。虽然贸易谈判出现了一些令人欢迎的进展,为全球经济的韧性提供了支撑,但整体关税水平仍处于历史高位,全球政策环境依然充满高度不确定性。
此外,其他几个因素也起到了作用。
首先,对未来关税的担忧导致今年一季度对美出口大幅激增。这种提前出货支撑了欧洲和亚洲的经济活动。
其次,随着全球通胀持续回落,金融环境改善,货币条件有所放松。
其三,自1月以来,美元贬值约8%。在以往的情形中,征收关税的国家货币往往升值,从而缓冲关税的冲击。然而,此次美元贬值却放大了关税冲击对其他国家竞争力的影响。人民币兑美元保持稳定,而欧元则大幅升值。
古兰沙表示,尽管贸易冲击可能没有最初担心的那么严重,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正在伤害全球经济,当前全球经济增速预测仍低于今年1月的预测水平,并且约3%的全球增长率依然低于疫情前的平均水平。
当地时间7月28日至29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及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中美经贸会谈。根据会谈共识,双方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本次会谈为期约一天半,持续时间比之前偏短。那除了双方暂停关税延长90天外,这一天半的会谈还释放出中美关税谈判的哪些信号?今晚《夜话》邀您重点关注。
当地时间7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将对源自日本、韩国等14国的进口商品征收25%至40%的关税。为什么是它们?25%关税是渐进伤害还是致命一击?风暴已来,这些国家的经济安全防线将如何重塑?《夜话》邀请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新经济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汤蕴懿一同讨论。
距离7月9日“关税大限”还剩10天,各国谈判集体陷入僵局,特朗普本人态度坚决,最新表态表示“无需延长关税期限”。同时,面对关税谈判的两个“硬茬”:日本和加拿大,特朗普一边继续在汽车关税上与日本“硬刚”,另一边接受了加拿大的让步——后者宣布取消数字服务税以推进谈判。今天《夜话》邀您共同关注美国关税谈判最新进展。
随着7月9日美国关税谈判所谓“截止日”迫近,除了与英国达成框架协议外,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税谈判几乎都进展缓慢。而今天白宫发言人表示,“或许可以延长” 截止日,这一表态令关税谈判陷入到更为扑朔迷离的状况,今天《夜话》邀您重点关注。
《顶级投资人》本期嘉宾是节目的老朋友,橡树资本联合创始人兼联席董事长霍华德·马克斯(Howard Marks)。他这次是专程来上海参加2025陆家嘴论坛。Howard是全球公认的投资大师,从业超过50年,他1995年和Brush Karsh共同创立的橡树资本,30年来成长为全球领先的专注于另类投资的资产管理公司。由于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美国市场近期出现了大幅波动,导致全球投资人对持续了几十年的所谓美国例外论出现了怀疑。Howard预计关税政策模糊性难以消退,因此投资者适度降低对美国资产的配置是合理的。而对于中国的判断,他则明确得多,他希望中美之间可以保持竞争关系而非敌对关系,他坚信中国的前景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