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财经律师行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律师解答:动迁安置房未办产证如何立遗嘱?专家支招"确定替代不确定"技巧

第一财经2025-08-07 14:41:47

责编:顾洁

举报
相关阅读
11'21''

有色行业,不确定性之下的确定性

0 10-14 16:33
19'49''

三十年公房居住史遇征收:协议约定"按国家政策办"现法律空白

本案涉及黄浦区公有住房征收补偿利益的分配争议。赵老伯作为再婚配偶,虽经法院判决确认享有居住权,但该权利不等同于征收补偿中的共同居住人资格。关键争议点在于: 1. 法律适用差异:排除妨碍案件中的居住权认定依据租赁管理法规,而征收补偿适用专门动迁政策,两者标准不同; 2. 协议约定效力:双方曾约定遇动迁"按国家政策办",但未明确保障赵老伯的征收利益份额; 3. 资格核心要件:赵老伯将静安区公房承租人变更为女儿的行为,可能构成"他处有房",导致丧失共同居住人资格; 4. 权利终止风险:房屋征收后,原居住权自然终止,且补充协议约定的使用权补偿金随之灭失。 案例警示:(1)财产处分需谨慎,过早变更房产权益可能影响晚年生活保障;(2)协议条款应明确具体权利义务,避免政策变动带来的不确定性;(3)再婚家庭需注意居住边界,防止衍生矛盾;(4)户口迁移具有不可逆性,需审慎决策。最终赵老伯能否获得补偿,需重点核查其福利分房情况及协议具体约定。

0 10-09 13:45
06'34''

父母的动迁款可以再次给子女抵扣契税吗?

父母的动迁款可以再次给子女抵扣契税吗?

0 09-30 14:30
12'26''

三子女争房产案曝录像遗嘱关键缺陷:见证人未表明身份致遗嘱无效

案例中,陈老先生和王阿姨共生育三个子女,房屋产权登记在陈老先生和小儿子老三名下。王阿姨去世后,老三提交了一份录像遗嘱作为证据,显示王阿姨有意将房产留给老二和老三,排除老大。然而,法院最终认定该录像遗嘱无效,原因在于遗嘱人和见证人未在录像中表明身份及具体日期,且遗嘱内容并非王阿姨自主独立陈述,而是通过问答形式呈现,不符合民法典对录像遗嘱的形式要求(需有两名以上见证人,遗嘱人和见证人需记录姓名或影像及日期)。法院强调,遗嘱应体现立遗嘱人的自主意愿和严肃性,轻微瑕疵可能导致遗嘱不被采纳。此外,涉及房屋产权争议需另案处理,而王阿姨仅能处分自己有权分配的部分财产(包括从丈夫处继承的份额)。此案例提醒公众,订立录像遗嘱时需严格遵循法定形式,确保遗嘱人和见证人明确身份、日期,并由立遗嘱人自主陈述意愿,以避免遗嘱无效的风险。同时,对于历史产权问题,法院会综合多方因素审慎判断,不会仅因部分瑕疵直接否定其效力。

0 09-25 11:02
01'40''

震荡市中如何把握机会?分析师支招:紧盯这五大关键指数信号

0 09-24 15:20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