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A股市场延续强势表现。沪指逼近3900点大关,创指盘中创三年新高。如何看待市场的强势,投资者又该如何布局?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表示,市场驱动因子发生转变,中国股票市场表现有望超预期。中国股票资产估值有优势, 当前是增加配置的好机会。预期沪深300指数看高至4700点,后续关注长期国债收益率、二季度业绩、政策信号等变量。企业盈利增长是“慢牛”的核心支撑因素,看好科技和金融方向。其中要重点关注具有盈利持续性的企业,看好新消费、保险、人工智能板块。
主持人:沪指创十年新高,从当下市场态势和策略角度看,当前市场处于怎样的阶段,核心驱动逻辑是否发生变化?
王滢:驱动因子发生转变 中国股票市场表现有望超预期
我们从6月之后一直推荐国际投资人把布局在中国股票市场的钱更多的投向A股,我们也认为从6月之后,A股可以大幅跑赢其他的主要指数。目前市场上行的驱动因子,和之前几轮比较短暂的上涨是有不同的。第一点是中国长期国债收益率,这一次有了明显的比较持续的上行。这体现了中国的机构投资人,境内的机构投资人,对未来中长期的整个宏观发展的趋势有了更为乐观的预期。第二点是流动性有了明显的改善。第三点是基本面,今年一季度,A股市场在经过接近4年的盈利预期的下行调整期之后,终于出现了第一个符合预期的季度结果。二季度也会是一个符合投资者预期的季度。
主持人:对于未来1-3个月的短期市场走势,如何展望,有哪些变量需要需重点关注?
王滢:沪深300指数看高至4700点 关注长期国债收益率 二季度业绩 政策信号
在短期我们认为A股继续上行的势头是大概率可以实现的。目前我们覆盖的指数沪深300指数,我们确实有一个理想的目标价是在4700点,但市场需要满足几个先决条件,一个就是长期国债收益率,这个是非常体现整个境内大规模的机构投资人,对长期宏观未来的预判。第二点是注二季度的业绩,我们希望二季度的总体业绩能够维持一季度符合预期的势头,然后进一步可以为整体上市公司的盈利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点要关注接下来一系列的政策。比如反内卷的一系列具体政策的落地和执行,包括对社会福利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可以有效的进一步刺激消费。
主持人:从中期1-2年的维度展望,市场能否延续当前趋势,实现“转型牛”需要哪些核心条件支撑,策略布局应侧重哪些方向?
王滢:企业盈利增长是“慢牛”的核心支撑因素 看好科技和金融方向
中国的上市公司重新进入一个可以长期几年的持续盈利增长的区间,这更有利于长期一些很有粘性的机构资金进场和布局,同时进行长期持有,这是非常关键的。从中长期的主题投资布局上,我们对中国的科研能力、科技方面在全球的领先能力,我们还是非常有信心的。我们觉得国产替代会是一个长期的,在科技空间里面可持续的主题。同时我们觉得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还是要配置一些能持续分红的股票。最近我们摩根士丹利的中国股票策略所推荐的股票池里面,我们也增添了一部分保险上市公司的配置。
主持人:长期来看,中国股市在全球资产配置中的策略价值如何,国际投资者应如何调整对中国市场的配置思路?
王滢:中国股票资产估值有优势 当前是增加配置的好机会
中国股市在全球股市的整体布局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在新兴市场里,全球最主要的几个新兴市场指数里,中国股票资产的占比都是超过30%的,所以说是非常不可忽视的存在。目前全球投资人,总体对中国股票资产的配置还相对处在比较低的水平。而且中国股票资产的估值和其他市场相比还处在比较有优势的位置。同时在2024年年底、2025年年初开始,上市公司的盈利成绩单已经企稳,目前已经是一个配置中国资产或者说增加配置比较好的时间点。
主持人:就板块轮动策略而言,当前领涨的金融、科技、消费等板块能否持续,哪些板块可能成为下一轮热点?
王滢:关注具有盈利持续性的企业 看好新消费 保险 人工智能板块
我们要聚焦在企业盈利方面,质量比较高,持续性比较好的上市公司,像科技板块,金融板块,包括消费板块,其实都有很多可以选择的好公司。消费板块今年年初以来一个热点就是新消费主题,这样的主题我们长期是看好的,在未来某个时间点,当股价调整到位的时候,建议大家重新择机入场。金融板块中保险的相对优势比银行更为突出。科技板块,我们目前推荐大家更多的关注人工智能相关的一些大盘科技互联网,或者是在前沿端的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手机应用端的一些硬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