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速递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泰策略首席徐驰:科技龙头超越茅台是大势所趋 可逢低布局国产替代概念

第一财经2025-08-29 13:57:17

作者:下午市场零距离    责编:张慜恺

寒武纪超越茅台成为两市最贵的个股,那么,“寒王”挑战茅台,是否意味着A股市场从“价值”向“成长”的阶段性切换完成?中泰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徐驰表示,科技龙头超越茅台成为市值龙头是大势所趋。在当前点位,市场可能迎来一波周度级别的中小调整,可逢低布局国产替代概念,恒生科技或是AI龙头“洼地”。

 

主持人:A股历史上,中国移动、全通教育、长春高新等个股曾从绝对股价上短暂超越茅台,但均未站稳,市场因此有“茅台魔咒”的说法,核心逻辑是传统蓝筹的盈利稳定性与挑战标的成长不确定性的博弈。请问寒武纪能否打破这一魔咒?
徐驰:从长期趋势来看,科技股超越茅台成为A股标杆是大势所趋。核心原因有两点,一是传统经济与新兴趋势的替代。茅台代表传统经济,白酒行业用户群体中消费能力最强的60、70后逐步进入60岁,白酒消费量下降,而年轻人对白酒的消费习惯弱于上一代;反观AI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引擎,国际上美股AI龙头企业(如英伟达)营收超预期,国内后续发展也将围绕新兴生产力与科技展开。二是个股不确定性的考量。虽科技超越茅台是长期方向,但具体到个股需谨慎。2015年全通教育、2021年长春高新等标的虽曾有强成长属性,但最终因盈利波动、估值高位波动等问题回落。对于寒武纪,需关注其技术是否能达到全球领先水平、能否持续实现盈利高增长,这是判断其能否打破魔咒的关键。

主持人:过去A股以价值定价为主,此前挑战茅台的标的虽有成长性,但因成长不稳定回落。当前寒武纪挑战茅台,是否意味着市场正从价值定价向成长定价切换?这种切换能否持续?
徐驰:实际上,从去年甚至更长周期来看,A股始终是价值与成长并行的格局,而非单一方向切换,核心逻辑与资金属性相关。政策驱动的双主线:一方面,股权财政、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等政策要求价值板块估值上行;另一方面,支持科技发展的政策推动成长科技板块估值持续提升,两者均为市场重要方向。资金属性的分化配置:长线资金(如汇金、保险、社保)持续入市,偏好偏价值类资产,当前环境下主要聚焦高股息标的;指数平稳上行推升市场风险偏好,活跃资金更多参与成长板块,形成价值与成长轮动的市场特征。
不同周期的策略建议:短期(未来1-2周或1个月):建议逆向布局低位价值板块,如高分红周期股、红利央企。原因在于当前科技股两融余额达2.3万亿以上的历史新高,局部市场情绪亢奋需降温,且机构资金在科创50相关标的出现短期减持,科技股波动可能加大;而部分价值板块(如港股红利)分红率约 7%,契合保险资金下半年增配需求。
中期(至10月底):科技成长(尤其自主可控方向)仍将占优。若科技板块出现调整,建议逢低布局。

主持人:投资者认可科技股的投资价值,但寒武纪、中芯国际等领涨标的价格较高,不敢参与。在当前位置,是否有性价比更高的替代性选择?
徐驰:对于高估值科技标的,不建议追高,需等待调整后再布局;同时可关注恒生科技中的互联网龙头,核心逻辑如下:AI是全球产业主线与国内政策重点支持方向,美股AI投资呈现“龙头集中” 特征,核心是卡位流量入口、大模型、算力服务器、芯片制造等关键节点, 这一逻辑同样适用于港股。港股科技龙头的估值优势:港股部分AI产业链关键节点企业,当前估值约20倍,盈利增长20%以上且稳健,前期经历调整,性价比突出,适合普通投资者中长期配置,风险相对较低。

主持人:保险、酿酒、煤炭等传统板块在本轮行情中表现偏弱,是否会长期沦为配角?传统板块内部是否会出现分化?
徐驰:科技是本轮行情主线,但传统板块仍有轮动机会,且内部将呈现分化,重点关注高股息方向。
轮动机会的存在:传统板块并非长期低迷,如保险在6月金融股行情中表现强势,煤炭在7月 “反内卷” 行情中涨幅显著,酿酒近期也有局部表现,后续仍会呈现轮动特征,低位持有投资者无需过度焦虑。
分化的核心逻辑:当前长线资金(保险、社保等)是市场流动性主力,其配置偏好 “稳健”,因此高股息传统板块更具吸引力,具体可关注两个方向:煤炭板块整体分红率约5%,部分个股达10%;在“反内卷”与全国统一大市场政策下,煤炭价格大幅下跌概率低,兼具防御与进攻属性。保险板块方面,政策要求保险资金提高权益配置比例,是行情重要驱动力;银行股在6月完成一波上涨后,保险资金需寻找新方向,保险板块有望成为配置重点。

主持人:大盘从3400点突破至3800点以上,调整多以盘中形式展开,近期在3800点以上出现3万亿以上成交额。请问后续调整将以何种方式展开?时间与空间如何判断?
徐驰:后续市场大概率出现 “中小级别调整”,类似2023年12月下旬至2024年1月中旬的走势,以 “高低切换” 为主,而非指数大跌,核心依据如下:市场趋势的支撑因素估值未全面泡沫化,沪深300股债收益比(估值/30年期国债收益率)处于1个标准差附近,未达历史极值(2个标准差);市场情绪未过度狂热,散户与各路资金情绪仍有理性空间,整体仍处于积极看多区间。
短期调整的触发因素:杠杆资金情绪高位,部分活跃资金(两融)情绪已达2024年2月底、2023年12月中旬的阶段性高峰,存在调整需求;机构高低切换:部分机构通过ETF赎回高位科技股,转向低位板块。调整的具体特征:调整将主要集中于高位科技龙头,指数整体调整空间有限,市场将以“高低切换”应对,建议关注低位周期红利、国央企等板块。

主持人:结合当前市场情况,请问年底前看好哪些板块?应如何布局?
徐驰:布局需区分短期与中期,核心围绕 “长线资金配置方向” 与“科技主线”展开。短期(当前至调整结束):聚焦长线资金配置的高性价比板块,高股息标的:如A股高股息芯片股、分红率7%的港股红利股,契合保险等长线资金需求;调整后的恒生科技龙头:前期调整充分,估值与盈利匹配度高。中期(调整后至年底):逢低布局科技与券商,核心逻辑:科技方面,“十五五”规划主线明确,10月政策窗口将进一步强化预期,是全年核心主线;券商:一方面,10月潜在利好将提升市场风险偏好,利好券商;另一方面,三季度若维持高成交额,券商全年业绩将超预期,且多数券商股仍处于低位,具备估值修复空间。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