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母机概念今天爆发,消息面上,工业母机被写入“十五五”规划建议。建议提出,将完善新型举国体制,采取超常规举措,全链条推动包括工业母机在内的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新型举国体制”、“超常规举措”、“全链条推动”,这三个词充分体现了中国发展工业母机等关键核心技术的决心。作为制造业的“心脏”,工业母机产业链条长,覆盖面广。上游涵盖机床机架、传动系统、功能部件、数控系统等零部件;中游主要包括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形机床及特种加工机床等产品类型;下游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工程机械、军工装备、3C电子等关键领域。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工业母机相关上市龙头包括华辰装备、华东数控、青海华鼎、秦川机床和国盛智科等。
十五五规划建议指出“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紧密结合”,在惠民生、促消费方面留下诸多部署,引发市场关注。而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到如今的发展规划,“投资于人”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这背后其实是一种发展思路的深刻转变:资金资源从过去投向桥梁、公路等“物”的硬件建设,转向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关乎“人”自身发展的领域。它会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夜话》邀您重点关注。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认为,中国经济发展路线一直以实体经济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为主,一个国家的创新,最终还是要反映到制造业里面,发展制造业绝不能放弃,也不能动摇。
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明确了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国内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乡村振兴、区域发展等重点领域的思路和重点工作。作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规划,《建议》锚定科技自立自强、新质生产力培育等核心目标,为未来五年发展绘就蓝图。那么,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经济体制、扩大内需等市场更关心的方面,我国下个五年的发展战略方向是什么?这些部署又将孕育哪些产业机遇与民生红利?《财经夜行线》邀请您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