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中国财经60分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央行货币政策报告透露哪些信号?

第一财经2025-11-12 18:36:08

责编:张铭

中国人民银行今天公布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本次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再度强调“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释放了哪些信号?来听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沈建光的解读。

 

报告指出,下阶段,将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同时继续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强化货币政策的执行和传导。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持续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加强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等。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还提出,要加快金融市场制度建设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科技板”,用好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支持更多民营科技型企业、民营股权投资机构发债融资。完善债券市场法制,推动公司债券法制建设。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持续推进柜台债券业务扩容和规范发展。持续规范发行定价、承销做市等行为,加强重点领域和行业风险监测。

【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延续了这个适度宽松的基调,因为它二季度也是提到了这个要落实好这个适度宽松,但是当时他用的词呢叫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这个季度三季度它改成了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两个词的变化其实是反映了这个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它更加注重接下来在这个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同时,它是更加注重政策的执行和传导以及发挥的效果,它是以结果去来看这个目标,而不是强调要怎么做,而是强调结果,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变化,他强调了要综合利用多种工具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然后要继续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强化政策货币政策的执行和传导,去落到效果上,我觉得这个是一个重要的信号】

 

 

此外,央行在报告中着重提及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科技板”,用好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这将如何助力我国进一步推进科技金融发展?沈建光指出,

【这个是跟国家的政大的大政方针,特别是十五五这个规划主要是强调科技创新,那么所以央行重点提及科技板以及科技创新这个债券分担工具,它是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啊的这个关键的创新,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拓宽了融资渠道,允许股权投资机构发债,引导长期资资金投早投小,它是弥补了这个传统债券市场和科创企业风险特征不匹配的短板。第二个呢它是风险分散机制,通过央地联合征信和信用风险反制工具,降低民营科创企业的发债门槛。第三点是政策和市场是双轮驱动,这个风险分担工具已经支持首批13.5亿元的债券落地,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推动金融资源向硬科技领域倾斜。】

 

 

而在风险防控方面,报告提出要拓展丰富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沈建光表示,一些新工具、新机制值得期待。

【央行的工具多元化,那我觉得值得期待,借鉴2024年这个创设的证券基金公司互换便利等经验,接下来央行将探索在特定场景下,向非银机构提供流动性的机制性安排。这个跟那个潘功胜行长在2025年这个金融街论坛年会的这个主题演讲中已经提到这一点。第二点是拓展这个监管的覆盖面,像非银机构,比如说系统性重要性的这些保险公司也纳入宏观审慎管理,防范跨市场风险传染。第三点呢就预期管理要强化,通过加强风险这个监测和沟通,比如说长期国债收益率波动干预等的遏制顺周期行为,防止市场单边过度反应】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