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新国标过渡期结束只有不足两周。全国电动自行车市场进入了新旧国标交替的关键阶段。新华网记者走访多地小牛、爱玛、绿源等门店,从品牌门店到街边商铺,都在经历一场库存清理与新品衔接的市场调整。在一些门店,12月1日的截止日期反被商家当作促销卖点,销售人员暗示“现在不下单,以后想买都买不到”。而跟旧标车热销形成对比的是,新标车因技术升级、认证延迟等原因供应不足,导致消费者面临“想买的新车没货,能买的旧车又怕不合规”的情况。那么,新旧国标到底有何不同?新国标明确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km/h,超速时电动机应停止提供动力输出;同时通过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三重防护”提出防篡改要求,大幅提高非法改装门槛。业内表示,商家利用‘末班车效应’制造稀缺性,同时以‘可改装’‘价格低’等卖点吸引消费者,形成旧国标的短期溢价。这一现象暴露出政策过渡期监管的薄弱。目前,政策正在倒逼产业升级,但引导消费者从“追求速度”转向“珍视安全”,仍是一场需要时间与耐心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