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下午,香港新界大埔屋邨宏福苑多栋住宅楼发生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香港消防处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火灾已造成55人遇难,现场火情基本受控。
事故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了解火灾救援和人员伤亡等情况,向遇难人员和殉职消防员表示哀悼,要求中央港澳办、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支持香港特区政府全力以赴扑灭火灾,想方设法做好人员搜救、伤员救治、善后安抚等工作,有关部门和地方提供必要援助,努力把火灾伤亡损失降到最低。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今天(27日)发文表示,政府将继续全力扑灭火灾、救援被困居民及治理伤者,同时全力展开善后支援,为死者家属、伤者及受影响居民提供援助。政府会全力为受影响家庭提供临时住宿,并已安排足够社工,为各个受影响家庭及有需要人士提供适切支援,并会尽快安排提供财政援助,跟进相关善后安排。另外,政府已即时安排巡查全港所有正在进行大型维修的屋苑,检视棚架及建筑物料的安全。
【】火灾发生后,香港特区政府全力开展灭火和人员搜救、伤员救治、善后安抚等工作,已就失联人员搜寻 设立专门热线,并对火灾周边部分道路进行临时封控。大埔区已开设8个庇护中心,用于人员安置。相关情况,来听东方卫视记者/俞骅稍早从现场发回的报道。
【我现在是在香港大埔鸿福苑的这个火灾的现场,大家可以明显看到这个大厦已经都被完全烧黑了。
昨天晚上的时候我们也是在现场,那个火势非常的厉害,后来火受到控制以后,消防员就进入到里面,其实也是救出了一部分被困的人士。
目前对于相关受灾市民呢其实也做了比较妥善的安置。从火情疏散以后,大约1000名当地的居民被安排到附近的一些社区中心,以及一些中学,另外其实也有很多的相关社服机构,也提供一些床位,让他们能够妥善的安置。
另外我在现场其实也看到有很多的香港市民他们也自发的,有送水啊送物资,来关心,还有就是很多的机构,一些慈善机构,包括一些相关的社会机构,他们也马上提出捐款来帮助这些灾民能够做一个妥善的安置。
那么今天其实特区政府已经停了基本上一切的娱乐活动,对这些遇难的家属啊一些市民表示哀悼。另外就是政府的网站其实很多都基本上全部都已经转成了黑白,来对这次的这个重大的事故表示哀悼。】
【】种种迹象表明,火灾的发生与小区的维修工程有关。那么,这场五级火警究竟是如何发生的?现场又有哪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火警不断升级?来听报道。
香港房屋委员会网站显示,发生火灾的宏福苑,属于香港的公共房屋计划之一,位于大埔区域中心,建于1983年,共8幢楼、1984户居民,单户最大面积为44.9平方米。
火灾发生时,小区正在进行大维修工程。业主立案法团网站信息显示,该维修工程从去年7月开始,承建商是宏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工程顾问是鸿毅建筑师有限公司,工程内容包括外墙翻新、修葺窗檐、改善消防设施等等,原计划在明年年中总体完成。工程由房屋局独立审查组根据《建筑物条例》作出监管。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业主立案法团本月7号的会议记录,承建商已经发现,小区部分消防缸内存在喉管老化锈蚀的情况。虽然修缮消防水缸被列入本次维修工程计划之内,但具体实施进度尚未明确。这一隐患为后续火势快速蔓延埋下了伏笔。
此外,在去年的工程解说会上,有业主曾问及"棚网是否有防火功能",承建商及顾问公司相关负责人当时都表示,工程所使用的棚网必须具有阻燃性,但并非完全绝燃。
而居民拍下最初的起火画面显示,火势沿外墙保护网及棚架燃烧,蔓延至整幢大厦,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
据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公报,26号下午2点51分,香港消防处接到报警称,宏福苑发生火警。随后,火警迅速升级,到下午6点22分升到五级。按照香港火警分级制度,这意味着"火势已完全失控而且正在迅速蔓延"。现场居民江先生描述
【我住在一号楼,我以为火势不会蔓延得这么快,你看 所有的公寓都在燃烧,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知道还有人被困在楼里,】
接报后,香港消防处陆续派出200多辆消防车和100辆救护车,并出动1200多名消防和救护人员。香港警方也动员超1000名警务人员协调居民疏散、救援及紧急支援的工作。救援过程中,多名消防员受伤,另有一名消防员殉职。26号晚间,香港消防处官网页面已变为黑白色。
截至目前,火灾原因仍在调查中。香港警方初步判断,多处杂物及竹棚在火灾中被点燃,随后在风力作用下,火势迅速蔓延到了7幢大厦。针对已经发现的异常情况,将从刑事方向进一步追查,并已拘捕3名维修工程公司负责人。新界北总区刑事总部高级警司钟丽诒在通报会上表示,
【消防处在灭火救援行动中,发现该建筑物的外墙,装有保护网 保护膜 防水帆布及塑胶布,怀疑不符合防火的标准,同时我们警方在现场调查中,发现在一幢未受大火波及的大厦内,里面每一层电梯厅的窗户贴上发泡胶板,我们不排除这些材料,是导致这次火警迅速蔓延的原因。】
本次香港大埔火情后续处置还将面临哪些难题?此次火情对于高层楼宇的消防工作,又带来了哪些警示?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副所长/韩新分析指出。
【后续急需解决的包括四大难题,一个是安全风险管控,人员安置事故调查,重建与修复 ,并且这四个环节相互关联,难度比较大。对于建筑结构安全来说,千万注意要防止二次坍塌风险需要由专业机构快速进行结构安全检测,还有一个长期安置的难题,尽快的恢复交通和社会秩序,这次高层楼宇火灾为我们消防工作敲响警钟,高层建筑必须升级现有的消防系统,要尽可能的合理设置逃生辅助的设施,提升整个逃生的应急能力,提升高层灭火装备的水平,完善多种协同的预案,加强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提升或者强化居民消防的意识建立,特别是隐患举报的渠道,鼓励居民 发现这些施工 违规消防车是损坏的情况, 形成政府监管和居民监督相结合的双重保险。】
以上由第一财经广播AI数字人播报
这位听友与老先生共同生活十多年但未领结婚证,老先生希望为她设立房屋居住权作为保障。目前房产登记包含老先生亡妻的名字,需先办理继承去掉名字才能设立居住权,但老先生不愿让儿子知情。专家指出,居住权可通过合同或遗嘱设立,但实际操作中需所有产权人配合登记(包括可能的继承人),隐瞒子女反而易引发后续矛盾。建议坦诚沟通,签订家庭协议书明确财产归属与居住权条款(如房子最终归儿子,但伴侣可居住至百年),既保障双方权益,也避免纠纷。若通过遗嘱设立居住权,可能因产权份额或继承人反对导致登记障碍;而合同中可约定居住期限或解除条件,但若无特殊条款则难单方撤销。已设立居住权的房屋难以出售,买家通常不愿承接此类房产,除非居住权人同意或给予补偿。最终强调,提前厘清权利、合法登记居住权对重组家庭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