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开园首日,以巨型中华书简为造型的中国馆成为全球观众争相打卡的焦点。而在这座镌刻着百句诗词的展馆外,上海歌舞团舞剧《朱鹮》演出团队飞赴现场,与15年前上海世博会日本馆的《拯救朱鹮》表演展开跨时空对话。此外,上海元素也在世博会中亮相,本次世博会博物馆打造的数字人文展项不仅展出历届世博会记忆,还将上海世博会15年的变迁浓缩于互动展项,以文化传承与数字创新,向世界递出新时代的上海名片。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继DeepSeek后,人工智能产品Manus的一夜爆火,使得AI智能体这一概念进入大众视野。在技术演变和场景应用层面,当前AI智能体正在快速进阶。第一财经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有面向电商零售领域的行业智能体,已经可以在一分钟内自主完成店铺搭建任务。而在更广泛的工业场景中,多模态智能体也已经从“认知智能”向“行动智能”演变。随着技术整合深化、开源生态成熟和场景需求爆发,AI智能体能否真正实现“赋能千行百业”?
在政策支持、技术变革与产业升级的多重驱动下,国内并购重组市场正在发生深刻转型。3月15日,“陆家嘴金融沙龙”第三期精彩呈现,围绕“破局与重构—价值驱动型并购重组新范式”展开深度研讨与交流。业内一致认为,在新监管逻辑与市场变量中把握重组机遇,已成为上市公司战略升级、投资机构捕获超额收益、中介机构创新服务的共同命题。
在今年上海两会期间,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成为关注焦点。第一财经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市政协常委章毅。章毅建议,应充分利用上海的科创优势与国际影响力,为前沿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化进程按下“加速键”。他建议,要从顶层设计、价格机制、制度规则对接等多个维度出发,确保我国前沿医疗与生物医药产业能够稳健、有序、高效地开拓国际市场。
今年上海《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壮大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创新之路铺设基石。上海两会上,代表与委员们热议低空经济、AI医疗应用等前沿产业,围绕场景开发、制度设计、资金规划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现场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金点子”, 又将如何助推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今年上海两会期间,政协委员们将目光投向上海国际数字之都的建设进展,从数字化角度探索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围绕区块链技术革新、“丝路电商”先行区发展以及上海市公共服务平台等主题建言献策。下一步,这些技术如何与实体产业创新融合,为上海发展注入更多强劲动能?
今年上海《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要聚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面对这一蓝图,传统产业如何高效链接新质生产力,并挖掘出产业发展新路径?来听听委员们的新观点、新建议。
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1月14日开幕,来自各个界别的政协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作为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今年的会议上,生物医药产业受到委员们的广泛关注。如何推动上海生物医药源头创新?加速让创新药物“走出去”“卖出去”?来听听委员们的新观点、新建议。
2024年四季度,上海楼市以“翘尾”行情收官,朝着“企稳”的方向进一步迈进。第一财经记者日前走访上海部分新盘、二手中介了解到,一些新增的刚需、改善等客群仍在持续入市,有新盘来访转化比维持在高位。受税收等政策调整影响,有二手房源甚至可享受约百万元的税费减免。而在业内看来,受到宽松政策、增量需求等影响,2025年上海楼市的“企稳”走势仍将持续。
一袋中国产的益生菌出口东南亚市场,这似乎并不是一件特别的事情。但第一财经记者发现,在这袋益生菌的背后,是一家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搭建的一个生态圈:上游牵手研发机构,下游推动本土制造。这袋小小的益生菌或许暗示着外资深耕中国市场的全新路径。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今年,国货母婴品牌小白熊在拼多多平台的营业额实现了近6倍的增长,依托拼多多百亿补贴政策的推力,一批国货母婴品牌迅速崭露头角,成功打破了海外大牌长期主导国内市场的局面,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智能化、高性价比的母婴新品。面对“90后”父母日益增长的消费潜力,他们的育儿需求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母婴品牌又该如何在蓝海市场中寻找突破口,实现自身的脱颖而出?
今年以来,泛二次元衍生品“谷子”预计将撬动超过千亿规模的庞大市场,吸引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这股热潮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谷子”备受青睐,谷子经济又如何从爆火走向长红?第一财经记者实地走访了上海多个商圈与门店。
今年世界城市日,在上海主场的活动开幕式上将发布5个全民互动、全民参与的公益品牌活动,今年的各公益品牌活动有何亮点?围绕“社会组织公益创新创业大赛”公益品牌活动,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济声团队负责人程思睿。
依托世界城市日这一国际平台,本次上海主场活动将首次推出上海16个区全覆盖的“一区一活动”。今年世界城市日,上海各区有哪些特色活动,又将如何通过各类活动提升市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围绕上海市普陀区“半马苏河”专题交流活动,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上海市普陀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董锐。
今年世界城市日,在上海主场的活动开幕式上将发布5个全民互动、全民参与的公益品牌活动,今年的各公益品牌活动有何亮点?围绕“全国大学生城市治理案例挑战大赛”公益品牌活动,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全国大学生城市治理案例挑战大赛冠军团队。
今年世界城市日,上海各区有哪些特色活动,又将如何通过各类活动提升市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围绕上海市宝山区世界城市日系列活动,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上海市宝山区建设管理委城市更新科科长成建强。
依托世界城市日这一国际平台,本次上海主场活动将首次推出上海16个区全覆盖的“一区一活动”。今年世界城市日,上海各区有哪些特色活动,又将如何通过各类活动提升市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围绕世界城市日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松江赛段这一体育赛事,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上海市松江区体育局办公室主任、群体科科长浦立磊。
依托世界城市日这一国际平台,本次上海主场活动将首次推出上海16个区全覆盖的“一区一活动”。今年世界城市日,上海各区有哪些特色活动,又将如何通过各类活动提升市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围绕上海市静安区建设工程质量月观摩活动,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静安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工程师汪昊。
在2024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中,“海洋负排放”作为前沿议题,吸引了多国科学家共同参与探讨。在一众世界顶尖科学家眼中,怎样看待当前气候变化形势?又如何通过海洋这个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来降碳减排?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第一财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