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1月14日开幕,来自各个界别的政协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作为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今年的会议上,生物医药产业受到委员们的广泛关注。如何推动上海生物医药源头创新?加速让创新药物“走出去”“卖出去”?来听听委员们的新观点、新建议。
上海临床资源丰富,创新药企集聚。在加紧建设生物医药产业高地进程中,推动临床研究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是一项重要抓手。浦东就涌现了CAR-T、CAR-NK等新治疗手法,治疗曾经的顽疾“红斑狼疮”,让患者在临床试验中重获新生,让前沿科技走出实验室,让创新成果照进现实,让每个生命都有尊严地拥抱明天。
在今年上海两会期间,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成为关注焦点。第一财经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市政协常委章毅。章毅建议,应充分利用上海的科创优势与国际影响力,为前沿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化进程按下“加速键”。他建议,要从顶层设计、价格机制、制度规则对接等多个维度出发,确保我国前沿医疗与生物医药产业能够稳健、有序、高效地开拓国际市场。
今年上海《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壮大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创新之路铺设基石。上海两会上,代表与委员们热议低空经济、AI医疗应用等前沿产业,围绕场景开发、制度设计、资金规划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现场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金点子”, 又将如何助推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