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至27日,2025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在上海举办,这场汇聚全球智慧的盛会,与其说是一次成果展示,不如说是一面镜子——照见了全球城市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共性痛点,也折射出“以人为本”理念下城市转型的破局方向。大会传递的核心理念也早已超越议程本身: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从来不是高楼与技术的堆砌,而是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在其中获得安全感、获得感与归属感。
    
    
    
    
    
    
    10月26日,在2025年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上,马来西亚槟城乔治市市长拉詹德兰·安东尼表示,槟城大约十五年前开始数字化转型,基于收集的数据建立了数据库,现在槟城有实时数据的APP,让居民足不出户访问城市的运营和服务,帮人们省汽油、找车位、节约排队时间。
    
    近日,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以“协作共促全球航运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聚焦航运绿色转型核心议题。与会嘉宾共识明确,大规模绿色燃料供给是行业低碳过渡的关键,而统一的全球安全标准则是转型加速的保障。论坛举办五年来,中国航运话语权持续提升。上海不仅在绿色航运技术领域跻身领先,更通过实践为全球提供示范。依托“第一造船大国、第一航运强国”根基,中国先发标准有望被全球接受,为全球航运绿色智慧转型注入“上海力量”。
    在本届工博会的机器人展馆,来自全球的前沿机器人产品同台竞技,吸引了大量参展观众的目光。第一财经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一些国内厂商最新推出的人形机器人产品,更是成为了现场的焦点,展位上的动态展示环节,也引来了许多海外观众围观。有来自欧洲的观众告诉记者,此次来参加工博会,就是为了了解中国的机器人产品,并希望在现场找到合作机会,引进一些产品和技术回国。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经历从刚性生产向柔性制造的深刻转型,这一浪潮推动工业机器人市场迎来新一轮增长机遇。在今年的工博会现场,一条首发亮相的“具身智能柔性生产线”引发广泛关注,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这条产线上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既拥有在非结构化环境中像人类一样自主工作的能力,又兼顾传统工业机器人的精准与可靠。这不仅是一次技术升级,更是生产范式从“刚性制造”向“柔性智能”的系统性革新。
    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今天正式拉开帷幕。在展会现场,全球最前沿的机器人技术和产品同场炫技,成为展馆内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得益于技术的快速迭代,一些机器人产品的功能越来越丰富。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一家参展商带来的机器人产品,在融合了算法后,已经可以演奏编钟这样的中国古代乐器。这一“古今交融”的场景,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围观。
    9月11日至13日,首届创智未来大会在上海创智学院举办。学院成立一年来的创新成果和育人成效,在大会期间全方位呈现。作为一家聚焦人工智能的新型研究型学院,上海创智学院致力于打破传统人才培养框架,实现“破界式选才”和“阵地式培养”。学院自成立以来,以独有的机制和丰厚的资源,吸引了一批青年AI人才汇聚,师生在这里成为创新创业合伙人,共同探索AI“无人区”。这所年轻的学院也将成为上海人工智能创新策源与人才培养的核心阵地。
    在上海市政府和市场主体的共同推动下,一些老旧商务楼宇正在迎来“第二春”。第一财经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有商业项目在完成更新改造后,成为了年轻客群争相打卡的“潮流地标”。有办公楼宇在焕新升级后,吸引了大批互联网“大V”入驻。从物理空间改造到功能业态升级,在上海城市更新的浪潮中,商务楼宇的升级改造正成为重塑城市空间、激发区域活力的关键力量。
    随着更多核心地块入市,上海土地市场持续升温。在今年第六批次土拍中,备受瞩目的徐汇衡复地块,以总价12.25亿元,成交楼面价超20万元每平米,成为中国涉宅用地新单价地王。第一财经记者在该地块现场观察到,尽管面积不大,但其周边配套堪称“豪华”:出门就是徐家汇商圈,教育、医疗等资源丰富。而在业内看来,土地市场的热度,也反映出当前上海高端住宅产品“量价齐升”的市场特征。
    当博主也能进入人才体系,当外滩和博物馆等地标建筑向个体创作者敞开大门——上海新出台的“沪九条”政策正在重构内容产业生态。从千万粉丝电影团队、汽车领域创作者到硬核财经博主,上海这座城市用文化资源与产业链条搭建起“理想之城”。场地支持、商业闭环、园区集聚……“沪九条”破解痛点,让个体创作与城市发展脉搏同频共振。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国内人形机器人龙头企业宇树科技的IPO进程,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在近日举办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一届创新年会期间,有宇树科技投资人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IPO将对宇树科技的业务发展以及国内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带来利好。而对于其具体上市计划,该投资人则表示目前暂不方便透露。
    当“三姐妹”的爆火重新定义消费逻辑,新消费市场的下一个“现象级单品”藏在何处?是情绪价值的精准爆破,还是传播模式的破圈革命?寻找 “心” 消费第三集,第一财经记者将深入Z世代消费场景,揭秘爆品密码:心之所向,消费所及,那些填补“情绪缺口”的产品,将成为资本与市场争抢的新风口。
    泡泡玛特的股价曾在2021年一路下跌,到2022年10月,它的市值较巅峰时期一度缩水超过90%,直接导致张坤等知名基金经理“割肉”离场。但谁又能想到,在2024-2025年间,这家公司的股价最高涨了15倍,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已经有207只基金重仓泡泡玛特。同时,蜜雪冰城、老铺黄金、毛戈平等消费新贵也成为基金经理热捧的香饽饽。

第一财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