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上海车展现场,国内芯片企业展台热度空前,高关注度的背后,是一颗颗国产车芯在架构、设计上的持续创新,以及在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的落地应用。有芯片厂商给出了基于单颗芯片的跨域融合解决方案,有厂商正在探索车辆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的深度融合。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汽车行业对于芯片需求的增加以及市场认可度的提高,国产车芯的市场份额一步步提升。而在全球汽车芯片供应链不稳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国产车芯不仅面临挑战,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今年的上海车展将目光聚焦“创新”,整个车展期间,超过100台全球首发车型,各类汽车相关的新产品、新技术集中亮相,一场围绕智能网联汽车的“大秀”,正式拉开帷幕。从搭载AI大模型的智能汽车,到持续迭代的高性能汽车芯片,再到用户共创的汽车文化,从车展首日的现场体验来看,汽车行业参与者,正在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这些关键词,共同推动汽车产业从“交通工具”向“新一代智能终端”的范式转变。
针对“对等关税”挑战下外贸企业的库存压力,中国零售商纷纷推出外贸商品专属采购计划和渠道,为出口受阻的中国优质供应链搭建起内销转型的桥梁。永辉超市华东区采购经理江维向第一财经表示,此次外贸专区的推出,将助力中国外贸企业缓冲折损,同时将成熟供应链中释放出的优质商品输送给中国消费者,中国力量是所有中国企业的底气。
面对国际贸易环境中所谓的"对等关税"挑战,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展现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在集成电路领域深耕20余年的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副会长沈翊向第一财经表示,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迅速组织线上政策解读会确定操作细则,上海作为全国集成电路聚集点,产业链上下游围绕国际形势变化协同安排,减少对链上企业影响。在外部压力下,企业通过强化自主管理能力、优化供应链结构,反而催生出更具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上海市国际股权投资基金协会联席理事长、源星资本创始人兼董事长 卓福民 从突围到突破再到突进 上海的科技和金融将“全面开花” 第一财经:就在不久以前,上海官宣城市经济规模进入了5万亿元以上的新阶段,引发各方关注和热议。作为在上海金融和产业界从业超过40年的“老将”,也是上海市国际股权投资基金协会的联席理事长,回顾过去几年的发展,您认为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科技中心建设的过程中,有哪些成果或故事是让您感受尤为深刻的? 卓福民:上海步入到5万亿城市经济规模的赛道,这个非常不容易,作为上海人,首先我们要恭喜上海取得这么好的一个成果。我回顾一下,在科技和金融的结合方面,我认为是这么多年来,上海经济进入到快车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2025年伊始,家电家装产品国补政策延续,并且加力扩围。新春来临之际,第一财经记者走访上海的家电家装卖场、门店以及消费者了解到,国补政策落地以来,有卖场实现客流和销售额的双增长,有品牌门店单月营业额达破纪录的200万元。政企结合多重补贴加持下,有消费者一次性享受到4000元左右的优惠额度。在政策和市场的带动下,家电家装也迎来了“行业春天”。
2025年伊始,家电家装产品国补政策延续,并且加力扩围。“政策春风”为行业和消费者持续“送暖”。新春来临之际,第一财经记者走访上海的家电家装卖场、门店以及消费者了解到,国补政策落地以来,有卖场实现客流和销售额的双增长,有品牌门店单月营业额达破纪录的200万元。在政策和市场的带动下,家电家装也迎来了“行业春天”。
第一财经记者近日实地体验了新款Model Y。记者发现,新款车型在外观、内饰、隔音效果以及智能化方面都进行了升级,弥补了旧款车型的部分不足之处。同时,此次改款车型首先在中国市场生产发售,中国消费者将率先体验到这些优化创新。随着中国新款Model Y的成功上市,这辆车也将逐步上线海外市场,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这些全新的改动能否满足消费者的期待?在新款Model Y落地的背后,对于中国汽车产业链又有何助力?
万众瞩目的视频生成模型Sora在2024年底正式向用户开放,而随着近一年来DiT技术的井喷式爆发,大批优秀的视频模型平台也在过去一年纷纷涌现。从物理规律、语义正确、场景一致等多个维度,各视频生成平台使用起来表现如何?业内人士表示,当前视频模型的性能表现各有千秋,而国产模型则已经在过去近一年的时间里追平了与全球顶级产品的代际差。AI视频生成行业当前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未来又将面临怎样的问题和挑战?
近一年来,低空经济的顶层设计和产业落地正在加速进行。上海作为我国航空业发展高地,凭借资金、技术、人才等产业资源,在低空赛道首轮竞逐中占尽先发优势。有初创企业成为一级市场的“低空新星”,多款“空中出租车”即将进入适航阶段。未来几年,上海如何进一步发力打造低空产业高地?面对愈加激烈的“低空竞速”,上海如何持续领跑?
根据工信部等部委规定,自2016 年起,乘用车生产企业必须为电池、电机等核心关键部件提供至少 8 年或 12 万公里的质保。而随着我国第一批新能源车逐渐“脱保”,动力电池的售后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第一财经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有新能源车在“脱保”后,更换原厂电池费用高达十几二十万,第三方维修费用也需上万元。对于广大新能源车主以及潜在的购车群体来说,“电池成本”仍是绕不开的话题。
连续举办七届以来,进博会的向“新”力持续彰显。第七届进博会今天正式开幕,400多项代表性新品集中亮相。第一财经记者在展会现场了解到,一款首发亮相的半导体用气体探测器,可大幅助力企业降低气体探测所需的运行成本,也是参展商霍尼韦尔“东方服务东方”的本土化产品。参展商雅培今年带来了二十几款首发首秀产品,这些产品通过进博“绿色通道”,正在快速进入中国市场。越来越多的参展商,把进博会作为展示最新成果的平台,持续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前沿技术首选地、创新服务首推地。
今年世界城市日,在上海主场的活动开幕式上将发布5个全民互动、全民参与的公益品牌活动,今年的各公益品牌活动有何亮点?围绕“社会组织公益创新创业大赛”公益品牌活动,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上海社会组织公益创新创业大赛参赛团队Co+青年汇。
作为世界城市⽇的重要知识产品,今年世界城市日即将发布2024年《上海手册》。今年《上海⼿册》各章节案例内容有何特点?如何为世界各国城市提供经验范例?围绕2024年《上海手册》经济篇章节,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终身教授曾刚。
作为世界城市⽇的重要知识产品,今年世界城市日即将发布2024年《上海手册》。今年《上海⼿册》各章节案例内容有何特点?如何为世界各国城市提供经验范例?围绕2024年《上海手册》社会篇章节,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于海。
近年来,关于一些外企不再在中国开展原研药业务的传闻从未停止。事实上,尽管有少数外企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之后调整了在华业务结构,但最近10年内,龙头跨国药企纷纷向肿瘤、罕见病、免疫等创新药进行聚焦,在他们看来,中国的市场机遇、研发机遇以及政策优势仍然无可取代。
去年年底,多家电商平台相继宣布的支持“退款不退货”规则,然而这一规则似乎颇受争议。面对这一情况,近日有电商平台宣布将优化“仅退款”规则,提升商家售后自主权,对优质店铺减少或取消售后干预,保障商家权益。为何短短半年内,“仅退款”风向发生逆转?第一财经记者实地走访多家电商企业了解电商退款背后的情况。
2024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投资促进大会日前举行,大会现场发布一系列重点产业、展示重大功能、签约重点项目,推出新政服务支持企业“走出去 ”,并揭牌成立虹桥海外发展服务中心,进一步推动商务区高质量发展。
在证监会严把上市入口关的背景下,上市门槛提高,IPO正持续收紧。截至6月17日,年内超200家公司IPO终止审核,较去年同期增加86%。与此同时,在审IPO数量仅剩余443家,较年初下降超37%。对此,久有基金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刘小龙认为,除了A股IPO,企业赴港股或欧美股市上市,都不失为很好的替代路径。
近日,凯迪拉克“买一送一”、宝马汽车售价暴跌的传闻甚嚣尘上。第一财经记者实地暗访多家4S店发现,传闻并不虚假,销售人员甚至坦言,“为了冲量,卖一辆亏一辆”。在业内看来,外资品牌降价,主要源于本土新势力的强大竞争力和销量冲击。
第一财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