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茶饮品牌“书亦烧仙草”被曝出大规模闭店,甚至不少加盟商的二手设备出现滞销。为此,第一财经记者实探发现,相比其他奶茶品牌,尽管采取低价策略,但“书亦烧仙草”的门店数量却比较少,且大多分布在离市中心较远的区域,并没有产生“价低量升”的效应。
当前上海在持续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人工智能企业规模已经从之前的100多家,发展到如今近400家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企业,同时这些公司所带来的产业规模已经达到4000亿。日前第一财经记者实地探访多家人工智能企业、孵化器,探寻上海如何为人工智能前沿企业搭建平台、创造场景,从而发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头雁效应”。
全球产业链重构,外资为何选择坚定布局中国?它们感受到怎样的经济温度?
回暖迹象显现,2023开年上海楼市走向如何?
在医疗领域,元宇宙将带来什么样的颠覆呢?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在尝试搭建一所元医院,通过元医院探索未来全新的诊疗模式,甚至实现对生命科学的进一步探究。
国家大基金相继成立,金融资本、产业资本接续入场,引导产业良性发展。资本持续注入将如何助推实体经济?又将如何赋能产业发展?
这些企业,通过各自的战略调整,正在应对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带来的冲击,也成为了中国供应链在转型升级中建立新的竞争优势的一个缩影。
跨越坎坷,才能看更美的风景。
处理订单、打包、收货、搬货、拣货、售后,打理仓库,盘点货品……一家2500平米的超市,通常会配置30多名员工,但特殊时期,在绿地位于浦东的一家超市内,所有这些工作都由一个承担了下来。
很多患者可能已经发现,通过互联网医药平台下的订单,发货速度正在加快。而在这背后,是一群人不懈努力打通的一条绿色通道在发挥作用。
今天的镜头,我们带您走进一个驻守公司27天的“一线”交易员的封控故事。
洛川中路1001号是一个新媒体产业基地,当下,却被派上了新的用场。
疫情下,大宗商品贸易商沈钧的货出不去、钱收不回来,资金大大吃紧。然而,正是金融市场的平稳运作和创新,给他带来了一阵阵及时雨。点击视频,一探究竟。
疫情,让一名马拉松赛事从业人员成为了脱口秀演员。点击视频,去看看他现在的生活吧!
Z世代的创业梦,营销人的创新场景……奶茶成为了新国潮饮料的组成部分,以及当代年轻人的社交方式及生活方式。
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葛优躺和咸鱼瘫经常成为现代年轻人的真实写照。殊不知“懒人经济”带火了一个又一个行业。
视频采访部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