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以应对经济不确定性,并提出多项具体部署稳增长、防风险、促改革。
国有大行股价持续上涨,反映市场对银行业绩韧性和资产质量的乐观预期,以及在高波动市场中对低风险和高股息资产的追求。
3月以来,国家密集出台消费金融政策,旨在提振消费并稳定经济增长,通过放宽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等措施,促进消费需求释放。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是稳定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2月AI产业链强势崛起,推动A股市场迎来结构牛行情,科技板块表现尤为突出,成为春季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年A股春季躁动行情中,计算机和传媒板块成为领涨主线,AI主题投资属性显著,而消费和顺周期资产具备买入价值。
A股市场在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逐步走出底部,节后有望迎来上涨行情。
2025年港股资产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近日的情绪性下跌为投资者提供了难得的黄金坑买入机会。
上周政策博弈行情告一段落,市场将回归跨年行情主逻辑,新一轮上涨蓄势待发。
本周A股市场在政策预期驱动下整体收涨,大消费板块涨幅显著。
美元走强背景下,A股市场表现出韧性,政策驱动逻辑成为主因,市场预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有积极表态,推动大消费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11月市场持续震荡回调,但仍存在分化行情和赚钱效应,市场预期随着政策刺激和基本面反转的逐步显现,12月有望迎来新一轮上涨行情。
投资应着眼于中长期,然后在短期等待更好的买入机会,重点是把握市场调整带来的逢低买入机会。
投资者应关注牛熊转换,而非过分担忧短期亏损。
港股市场近期展现出独立向下的行情,但随着美元指数和美债利率回升至前期高点,以及资金结构的多元化,加之国内基本面反转预期的支撑,港股似乎正进入一个较好的布局窗口。
纯内需板块、高端制造国产替代、数字化信创等符合外部大国博弈加剧和内部新旧动能切换的背景,可能成为本轮牛市的领涨主线。此外,国防军工板块基本面反转迹象明确,业绩增长确定性强,叠加新质生产力和地缘博弈概念,有望在牛市环境下迎来戴维斯双击。
随着国内宏观政策转向和外因影响的减弱,A股更多地反映自身节奏。然而,美国大选后的不确定性可能对部分行业产生影响,而内需逻辑在此背景下得到强化。投资者应关注内需驱动的板块,并考虑中长期牛市逻辑进行布局。
预计11月A股将继续区间震荡,等待政策和基本面信号的催化,以便启动新一轮上涨行情。
近期A股市场经历了急涨后的调整期,但基于房价企稳的可预见性、政策支持以及降低系统性风险等因素,中期内A股走牛市的判断得以重申,且长牛慢牛行情的概率也在提升。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财经专栏作者,研究领域包括互联网金融、电商趋势、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