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6日至27日,2025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在上海举办,这场汇聚全球智慧的盛会,与其说是一次成果展示,不如说是一面镜子——照见了全球城市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共性痛点,也折射出“以人为本”理念下城市转型的破局方向。大会传递的核心理念也早已超越议程本身: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从来不是高楼与技术的堆砌,而是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在其中获得安全感、获得感与归属感。
 
     
     
    10月26日,在2025年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上,联合国人居署可持续发展目标城市旗舰项目负责人马蒂诺·米拉利亚表示,作为一个“地球村”,要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采用“1+1等于20”的系统性变革,让每一种资源、投入的每一分钱都能够朝着共同愿景催化其他资源。
 
    10月26日,在2025年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上,巴西巴拉那州州长办公厅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总局总协调官路易斯·保罗·戈梅斯·马斯克林表示,此次参会让他了解了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如何致力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希望能展示更多巴西巴拉那州对可持续发展做出的努力,期待各国之间的交流互动能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10月26日,在2025年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上,摩洛哥阿加迪尔市议会议员、城市规划与智慧城市委员会副主席,摩洛哥国家数据保护委员会专员扎卡里亚·欧拉达表示,摩洛哥阿加迪尔市在打造智慧城市中最大的挑战是找到适应阿加迪尔现实情况的战略。他认为作为南非人,身处南非国家,要用创造力和共同智慧来加入智慧城市的建设,而不是从任何发达国家那里获得经验。
 
    10月26日,在2025年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上,肯尼亚布西亚区经济规划、监测与评估司司长兼统计局局长乔布·伊卡博萨卡·伊拉尼表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肯尼亚布西亚区设立部门,并在部门内部设立项目组和子项目组,因此总共有10个部门,这些部门提出细节化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并整理出所需的资源,进而投入资源实施计划,最终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目标。
 
    10月26日,在2025年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上,马夫拉市政厅可持续发展司司长安娜·卡罗琳娜·费雷拉表示,要把城市当作“生活实验室”,让市民和居住在该地区的人有“参与感”,成为可持续发展过程的一部分,并感到幸福。
 
    10月26日,在2025年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上,荷兰可持续建筑事务特使罗伯特·戴克斯特赫伊斯表示,上海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上海必然会再次改变。他认为世界上的每个城市都应该互相学习、交换成功和失败经验,这样就可以更快地发展未来城市。
 
     
    10月26日,在2025年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上,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奥托·海因里希·赫尔佐格表示,了解城市居民的需求、开发交互式系统、允许人们监控城市的所有不同方面,才是让城市更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并且对未来具有弹性。
 
     
    近日,2025第七届外滩年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全球的财经政要、机构高管与学界领袖齐聚,以对话推动共识,携手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及首席经济评论员Martin WOLF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如今中国已成为制造业技术领域的全面领先者,随着中国经济持续转型,未来十年的对外投资格局将发生逆转,中国将成为对外投资主要输出国,中国企业将走向全球。
 
    10月23日,2025第七届外滩年会在上海举行。在论坛的圆桌环节,来自全球的财经政要、机构高管与学界领袖齐聚,共同探讨区域AI治理实践与全球协作路径。法兰西银行副行长Agnès BÉNASSY-QUÉRÉ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AI是金融领域提升效率的源泉,但同时也是风险的来源,当前围绕AI的国际合作已落后于形势。行业必须加速将AI纳入现有金融风险管理框架。AI发展速度极快,一旦其规模壮大再进行监管将为时已晚。
 
    近日,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以“协作共促全球航运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聚焦航运绿色转型核心议题。与会嘉宾共识明确,大规模绿色燃料供给是行业低碳过渡的关键,而统一的全球安全标准则是转型加速的保障。论坛举办五年来,中国航运话语权持续提升。上海不仅在绿色航运技术领域跻身领先,更通过实践为全球提供示范。依托“第一造船大国、第一航运强国”根基,中国先发标准有望被全球接受,为全球航运绿色智慧转型注入“上海力量”。
 
    9月26日,“张江论剑”科创沙龙·张江高科895创业营第十六季智算专场在上海举行。活动以"智联未来,算动芯生态"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与智能计算领域,精选6家极具潜力的入营项目登台路演,集中展示算力创新、算法突破与行业应用的前沿成果。
 
    在2025外滩大会的“机器人小镇”专区,一款“全自由度AI仿生表情机器人”成为现场焦点。第一财经记者现场体验了解到,这款拥有“蜡像级”皮肤质感的表情机器人不仅可以模拟复杂面部的表情,还能实现眼神追踪。同时其搭载的AI功能还突破传统大模型,通过融合视觉、语音、表情多模态输出,实现更拟人的交互。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这款表情机器人将升级为双足人形款,承担智能管家、情感陪护等功能,推动AI从虚拟向日常场景落地,探索人机交互新方向
 
    由第一财经主办的2025外滩大会见解论坛9月10日在上海举行。论坛汇聚经济学家、投资专家、研究学者及企业代表,以“信号还是噪音,智能投研能提升资本市场效率吗?”为题,共同探讨在人工智能浪潮下,如何构建更高效、更理性的投研体系。同时,2025年“壹评级”中国上市公司最具护城河榜、隐形冠军榜、最具价值榜三大重磅榜单和首批评级报告,也在本次论坛发布,从多维度挖掘企业价值。
 
    近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逼近7.1,创下年内新低,较上半年显著走强,企业结汇策略也因此迎来密集调整。相关出口服务商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若人民币进一步升值至7.1-7.0区间,中小外贸企业利润可能减少20%左右。面对汇率波动,企业正通过多币种结算、即时结汇、远期锁汇等组合策略应对汇兑风险。

第一财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