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

金融、科创、绿色等多领域“志同道合” 浦东与阿联酋深化金融投资合作

10月20日,浦东-阿联酋金融与投资合作推介会在上海举行。来自阿联酋的政府与企业代表团与浦东的金融机构、投资平台进行了深度交流。第一财经记者从会议现场了解到,上海浦东与阿联酋,这两个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在产业发展愿景上高度相似,正在寻找更多合作的可能性。从金融服务到科技创新,不同领域的参与者们,期待双方的产业对接能够更进一步。

30 昨天 20:03
03'33''

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上海引领航运绿色转型 中国标准助力全球航运脱碳

近日,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以“协作共促全球航运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聚焦航运绿色转型核心议题。与会嘉宾共识明确,大规模绿色燃料供给是行业低碳过渡的关键,而统一的全球安全标准则是转型加速的保障。论坛举办五年来,中国航运话语权持续提升。上海不仅在绿色航运技术领域跻身领先,更通过实践为全球提供示范。依托“第一造船大国、第一航运强国”根基,中国先发标准有望被全球接受,为全球航运绿色智慧转型注入“上海力量”。

34 昨天 17:26
04'00''

硬科技企业难被传统金融机构“信任” 浦东金融如何破题?|金融赋能看浦东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宏伟的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如何落笔。 作为金融改革的试验田与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上海浦东如何作答这五道时代考题?为此,第一财经推出《金融赋能看浦东》系列报道,深入探寻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浦东样本”。 系列报道开篇,我们将聚焦“五篇大文章”之首——科技金融。当一家芯片企业面临十亿级的“风险备货”压力,而另一家细分赛道的初创企业,被某银行经理质疑技术专利的变现能力时,传统的金融逻辑显然不能完全满足需求。面对这一困局,浦东的金融体系是如何破题的?本期报道,我们将深入对话科技企业、银行与投资机构,解码一套“投贷联动”的新范式,如何让金融机构从看“财报”转向看“赛道”,并最终构建起一个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支持生态。

8 123 10-17 10:25
02'56''

2025上海全球资产管理论坛:交易所和资管机构深度对话 推进全球资管生态协同共建

当前全球资管市场面临深刻变革,如何在新格局下寻求合作机遇,成为行业关注焦点。在今天举办的2025上海全球资产管理论坛——《直通全球交易所》线下特别专场,多位境外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机构代表,围绕全球市场新格局下的合作与机遇,进行了深入探讨。

120 10-16 21:52
03'19''

2025上海全球资产管理论坛今天举行 以“开放再平衡”视角共话资管新机遇

由第一财经和中国银行联合举办的“2025上海全球资产管理论坛”今天举行,本次论坛以“驭变求新、韧性升维、开放再平衡”为主题,汇聚国内外金融行业领袖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上海全球资管中心建设机遇,以及中国乃至全球资产管理行业的变革与发展。

85 10-16 21:20
01'34''

特斯拉中国新车型要来了?有门店称价格或下探约3万元 业内:现款车型覆盖面有限|一探

最新市场消息称,特斯拉中国正推进两个新车项目,分别为现款Model Y、Model 3的减配版。第一财经记者走访上海特斯拉门店了解情况。有门店工作人员透露,目前确有减配版试验车在测试,但具体推出时间还未明确,减配版车型定价也有望下探。也有门店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未收到通知,对于新车型并不知情。而在业内人士看来,特斯拉此时推出新车型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

5 111 10-15 18:25
02'26''

从临床到市场:上海生物医药创新链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上海浦东在生物医药领域持续涌现了一批“全球首创”、“中国首发”的创新成果。但一款新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这条路并非坦途,而是依赖强大的生物医药创新链条支撑。作为2025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的重要组成部分,10月14日,2025张江药谷产业生态全球推介会在浦东举行,如何打通从源头创新到市场准入的“最后一公里”,成为与会专家和企业家的核心议题。上海浦东凭借着平台建设和政策支持,加速将临床需求转化为创新成果。

81 10-14 21:12
00'55''

上海市咨会主席施万博士:中国AI产业让全球受益 当前国际局势下更应加强合作

第37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今天举行,来自全球的顶尖企业家齐聚黄浦江畔,深入探讨上海的发展方向与中国市场的未来机遇。上海市咨会主席、罗氏集团董事会主席施万博士在会议现场表示,中国的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展示出强大的创新活力,全球企业已从中受益。而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一年一度的上海市咨会,也再度释放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的决心与信心。

176 10-12 16:25
04'43''

算力筑基 场景落地 张江智算全链打造“芯”生态闭环

9月26日,“张江论剑”科创沙龙·张江高科895创业营第十六季智算专场在上海举行。活动以"智联未来,算动芯生态"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与智能计算领域,精选6家极具潜力的入营项目登台路演,集中展示算力创新、算法突破与行业应用的前沿成果。

73 09-26 20:54
01'28''

实探2025工博会:人形机器人成“流量密码” 海外观众:想把中国机器人带回国︱一探

在本届工博会的机器人展馆,来自全球的前沿机器人产品同台竞技,吸引了大量参展观众的目光。第一财经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一些国内厂商最新推出的人形机器人产品,更是成为了现场的焦点,展位上的动态展示环节,也引来了许多海外观众围观。有来自欧洲的观众告诉记者,此次来参加工博会,就是为了了解中国的机器人产品,并希望在现场找到合作机会,引进一些产品和技术回国。

42 09-25 16:38
10'50''

初北平:AI赋能立法完善推动航运业高质量发展

92 09-25 11:01
01'03''

具身智能生产线长什么样?这些机器人相互配合 组成“超级生产团队”︱一探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经历从刚性生产向柔性制造的深刻转型,这一浪潮推动工业机器人市场迎来新一轮增长机遇。在今年的工博会现场,一条首发亮相的“具身智能柔性生产线”引发广泛关注,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这条产线上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既拥有在非结构化环境中像人类一样自主工作的能力,又兼顾传统工业机器人的精准与可靠。这不仅是一次技术升级,更是生产范式从“刚性制造”向“柔性智能”的系统性革新。

79 09-24 18:33
01'02''

机器人都会玩乐器了!工博会现场上演“古今交融” 机器人演奏编钟技惊四座|一探

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今天正式拉开帷幕。在展会现场,全球最前沿的机器人技术和产品同场炫技,成为展馆内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得益于技术的快速迭代,一些机器人产品的功能越来越丰富。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一家参展商带来的机器人产品,在融合了算法后,已经可以演奏编钟这样的中国古代乐器。这一“古今交融”的场景,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围观。

89 09-23 15:34
03'41''

“我们有比芝加哥更好的选择” 中巴大豆贸易呼唤“中国价格”登场

在全球大豆贸易的版图上,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一直被认为是无可争议的定价中心,长期以来,来自巴西的每一笔大豆交易的价格,几乎都跟它挂钩。但是,今年以来,随着巴西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一个务实的问题开始被提出:除了遥远的芝加哥,巴西的大豆产业,是否应该更关注来自最大买家的价格信号?近日,一个巴西农业代表团的上海之行,就开启了这样一场关于补充选项的探索。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176 09-22 23:00
02'34''

记者观察:全球科技新锐纷至沓来 浦江创新论坛成为他们进入中国的“最佳秀场”

本周末,2025浦江创新论坛,人头攒动,思想碰撞。在今年同步举行的WeStart大会上,第一财经记者围观全球科技新锐企业来这里现场推介交流,众多外籍与会者传递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上海,正凭借其独特的创新生态,成为全球科技企业眼中不可错过的机遇之城。从瑞士、芬兰的尖端医疗设备,到斯洛伐克的先进机械,不同国度的创新者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这片东方热土。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123 09-21 20:55
03'55''

剑指2028年激光聚变“点火” 上海抢滩全球可控核聚变研究高地|一探

可控核聚变有人造太阳之称,被誉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终极能源”。围绕这一话题,2025浦江创新论坛也将举办一场未来能源相关的分论坛,邀请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主流技术路线的创新协同与商业化前景。而在论坛前夕,第一财经记者也邀请到激光聚变领域国际最重要奖项-泰勒奖章获得者张杰院士,详细解读了中国激光聚变技术的最新进展。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263 09-19 17:19
01'04''

记者实探2025外滩大会 体验AI仿生表情机器人 拟真度99% 蜡像“活了”?|一探

在2025外滩大会的“机器人小镇”专区,一款“全自由度AI仿生表情机器人”成为现场焦点。第一财经记者现场体验了解到,这款拥有“蜡像级”皮肤质感的表情机器人不仅可以模拟复杂面部的表情,还能实现眼神追踪。同时其搭载的AI功能还突破传统大模型,通过融合视觉、语音、表情多模态输出,实现更拟人的交互。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这款表情机器人将升级为双足人形款,承担智能管家、情感陪护等功能,推动AI从虚拟向日常场景落地,探索人机交互新方向

102 09-11 16:22
01'27''

2025外滩大会见解论坛举行 聚焦智能投研与资本市场效率 “壹评级” 三大榜单同步发布

由第一财经主办的2025外滩大会见解论坛9月10日在上海举行。论坛汇聚经济学家、投资专家、研究学者及企业代表,以“信号还是噪音,智能投研能提升资本市场效率吗?”为题,共同探讨在人工智能浪潮下,如何构建更高效、更理性的投研体系。同时,2025年“壹评级”中国上市公司最具护城河榜、隐形冠军榜、最具价值榜三大重磅榜单和首批评级报告,也在本次论坛发布,从多维度挖掘企业价值。

128 09-10 19:36
01'36''

打破半导体AMHS海外垄断 弥费科技携手浦发银行布局全球化 细分赛道更需金融“理解”|一探

半导体AMHS(自动化物料搬运系统)这一细分赛道,多年以来一直被海外企业垄断,本土企业弥费科技以硬科技突围,成为这一赛道的破局者。第一财经记者走访弥费科技了解到,公司创业初期,对传统银行“只看历史现金流”的信贷逻辑深有体会,也期待银行能够重视初创企业的技术潜力,而浦发银行以穿透式科技金融思维,从技术价值、产业链势能维度精准赋能,成为助力弥费科技深度布局全球化的重要金融力量。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167 09-08 13:47
01'43''

从“看财报”到“看成长” 浦发银行化身科技领域“专家” 已落地创新业务60项|一探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中国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跃迁,对金融支持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银行而言,不仅要提供金融服务,更要形成对科技领域的专业认知。在浦发银行张江科技支行,第一财经记者看到,支行正在进行一场科技领域的专业培训,这样的培训每周四固定在支行内部开展。该支行副行长告诉记者,在长期的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团队业务也变得更专业,已累计落地创新业务60项。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128 09-05 16:29
  • 丁玎

    产业部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