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8''

大咖对谈:中美贸易战走向何境?经济代价或倒逼务实谈判

美国关税政策摇摆对全球经贸格局的影响一直是市场热议的话题。在“上海论坛2025”上,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美国前助理国务卿帮办、卡内基中国中心主任华自强展开对话,就中美贸易战战术博弈展开讨论。双方均认为,经济代价累积将迫使美国重回谈判桌,而路径仍存不确定性。

297 04-28 20:18
08'49''

顶级投资人·去现场丨Ken Griffin: 政策驱散迷雾后 投资人拥抱中国创新

《顶级投资人·去现场》本期节目去的现场是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年会已有25年历史,是中国政府高层、全球商界领袖、国际组织和中外学者之间重要的交流对话平台。今年年会共有750多位外方代表参会。 在年会现场,节目专访了城堡投资创始人 CEO Ken Griffin。Ken是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常客。他对中国经济,市场尤其是创新方面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感到振奋。他说,其实中国的创新一直在发生,过去一年,当经济中另外的不确定因素消除之后,投资人就像被拨开了迷雾,开始拥抱中国的创新,市场的共振就此产生。

233 04-02 18:51
07'57''

高盛:关税对美国经济冲击很大 多项经济数据大规模下滑

美东时间3月30日下午四点多,就在美国政府即将在4月2日宣布大规模对等关税细节之前,高盛发布报告,下调美国2025GDP增速预期(从之前的1.5%下调至1%),并将未来12个月内美国经济进入衰退的概率从之前的20%大幅上调至35%。 北京时间3月31日上午,也就是报告发布几个小时之后,高盛首席美国经济学家David Mericle在上海接受了第一财经的独家专访。他详细解释了高盛一个月之内两次下调美国经济增速的原因,并表示,本届政府的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冲击很大,多项与信心和资本支出相关的经济数据已经出现大规模且迅速的下滑。

889 04-01 17:47
00'26''

重磅!高盛:未来12个月美国经济衰退概率大幅上升至35% 多项经济指标呈现大规模迅速下跌

高盛首席美国经济学家David Mericle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已将未来12个月经济衰退概率从20%进一步上调至35%。David表示,从多项商业调查指标可以观察到,商业信心调查指数与资本支出预期均呈现大规模的迅速下跌。这反映出相比上轮贸易战,更多美国企业正切实担忧自身将受到此轮关税的多维度冲击。

79 03-31 22:20
08'51''

顶级投资人·去现场 | 瑞银:国际投资人对中国资产兴趣显著增强

本期《顶级投资人·去现场》来到的现场是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中发高年会已有25年历史,是中国政府高层、全球商界领袖、国际组织和中外学者之间重要的交流对话平台。今年年会共有750多位外方代表参会。 瑞银亚太区总裁及财富管理全球联席总裁Iqbal Khan在年会现场接受了节目的专访。他提到,相比于三个月前,国际投资人对中国资产的兴趣显著增强。中国资产的重估正在进行过程中,未来只要政策环境保持稳定,持续扩大开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这轮行情仍具备可持续的上升动能。 3月28日晚,瑞银发布公告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已对瑞银成为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唯一股东的事项准予备案,瑞银将收购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所持有瑞银证券的33%股权,将其在瑞银证券的股权比例由67%增持至100%。瑞银证券也成为我国第五家外商独资券商。

626 03-31 19:01
11'54''

顶级投资人 | 宏利投资管理:中国市场情绪比一年前改善了很多

《顶级投资人》本期嘉宾是宏利投资管理总裁兼首席执行官Paul Lorentz。宏利金融来自加拿大,是一家历史超过130年的国际金融服务集团,业务覆盖全球二十多个国家与市场。宏利金融旗下的全球资产管理业务都归于宏利投资管理的企业品牌之下。其在中国成立的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合资转外资全资控股的公募基金公司。 Paul去年四月,将公司全球管理团队都带到中国时,曾经来到过第一财经的演播室。时隔一年,再次做客《顶级投资人》节目,他对中国的感受是,无论是人们的情绪还是对未来的信心,今天都比一年前改善了很多。

454 03-25 20:13
00'26''

城堡投资:中国经济表现非凡 创新速度和能力瞩目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于3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Citadel城堡投资创始人兼CEO Ken Griffin在接受第一财经电视专访时表示,近一年,中国经济的表现令人瞩目,中国公司的创新速度和能力令人印象深刻。

41 03-24 21:59
00'17''

瑞银:在华超过35年 支持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是荣幸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瑞银财富管理全球联席总裁及亚太区总裁康瑞博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亚洲和中国对瑞银非常重要,支持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是一种荣幸。

46 03-24 21:59
00'33''

ABB:中国独特之处 既有强竞争力又有高创新力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中,ABB 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腾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高度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这是整个中国经济乃至中国社会的一项伟大技能。

173 03-24 22:00
03'47''

高盛长期看好中国股市的理由:消费政策延续性显现前景可期 AI或带来平均年化2.5%的盈利增长

近期,高盛频繁“点赞”中国股市,并提出已超配互联网、消费服务、医药等板块。那么科技与消费利好是长期还是短期?高盛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付思对第一财经表示,一方面,消费政策延续性显现。另一方面, AI或为上市公司带来平均年化2.5%的盈利增长。假设未来5~10年的整个盈利增速都有提振,AI的发展或将对上市公司估值有10~15%左右的提升作用。因此A股的机会并不是短期的。

115 03-17 20:45
00'29''

杨宇东:民企创新更符合市场规律 需营造有利营商环境丨总编看两会

谈及民营企业在创新方面的作用,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认为,其相对灵活的机制和创新活力更符合市场规律,更具备强大企业家精神的支持。所以市场需要提供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营商环境,以呵护民企天然的创新本能。

96 03-11 21:20
00'29''

杨宇东谈企业家精神:吃苦耐劳 创新卓越 全球视野,用创新红利再创一个春天!丨总编看两会

今年两会民营经济是焦点话题之一。对此,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表示,在愈发活跃的民营经济背后,是一位位鲜明的中国企业家的耕耘,以及不断发展传承的企业家精神:吃苦耐劳、创新卓越、全球视野。在新时代变化下,期待传统的中国企业家精神结合新时代人才红利、创新红利,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引领中国民营经济迈向新的春天。

48 03-11 20:38
08'29''

总编看两会丨杨宇东:从立法到出海 解读民营经济新时代下的“立”与“破”

本期《总编看两会》节目继续邀请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 ,深入讨论民营经济的政策落地、改革发力。 他认为,民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加速,能为民营企业权益细节落实至法律规范。同时,面对中国民企的出海战略,杨宇东认为,提升产业文化建设、适应海外消费环境或将为中国民企出海、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突破点。在人口红利转为人才红利的背景下,期待传统中国民营企业家精神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引领民营经济迈向新的春天。

66 03-11 20:32
08'20''

总编看两会丨赵何娟:从大模型到机器人 中国如何描绘科技创新“新蓝图”?

本期《总编看两会》节目钛媒体集团创始人、CEO赵何娟 ,深入讨论今年两会人工智能相关话题。 赵何娟认为,今年两会“人工智能+”行动新增有关新兴领域结合与伦理安全的关注;而在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发展加速,赵何娟认为,需要客观看待中国在全球大模型领域中的地位,需要自信亦不能自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使得中国能在全球人工智能角逐中保持有利地位。

93 03-10 21:48
00'32''

赵何娟:中国在大模型领域有三方面优势 更好创新环境可期丨总编看两会

近期中国在大模型领域频繁“出圈”令人欣喜。对此,钛媒体集团创始人、CEO赵何娟表示,中国在大模型领域具备三大优势:研究领域、工程创新和人才。当下社会需要创造良好环境,以更好集聚人才、踏实创新,助力中国在大模型领域的持续发展。

57 03-10 21:15
07'30''

总编看两会丨袁满:从“稳健”到“更加积极”看中国宏观政策的力度变化

这次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本期《总编看两会》节目邀请到了《财经》杂志执行主编袁满,解读中国宏观政策的力度变化。她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系列增量政策所实现的广义财政赤字规模明显扩大或能为市场撬动更多增量信贷资金。她认为,央行释放“择机”降准降息信号,国内外形势将成为关键考量因素;人民币汇率稳定要坚决防范超调风险。消费刺激政策逻辑清晰,形成投资带动就业、促进消费的良性循环。

50 03-10 16:52
07'33''

总编看两会丨汪雷:从新质生产力谈科技与商业的“深”融合、产业与人才的“正”循环

本期《总编看两会》节目邀请到和讯网总编辑汪雷 ,深入讨论2025年两会中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 汪雷指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新质生产力在大国博弈中的核心地位,提出抢占全球科技制高点,在科技关键领域需发挥举国体制优势。他建议关注报告中科技与商业深度融合,加快商业化进程,对此报告首次提出耐心资本参与科技创新,同时提振民营企业信心;另一方面,政府推动优化人才评价机制,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紧密衔接,也有助于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参与中国科技创新。

89 03-06 19:22
00'24''

硅基“大脑”和“躯壳”具全!汪雷:很快生活就可能翻天覆地变化丨总编看两会

新质生产力一直是两会的核心热议话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科技与商业的深度融合,加快科技的商业化进程,具身智能等领域再次引发热议。对此,和讯网总编辑汪雷表示,人工智能是硅基大脑的话,具身智能就是硅基生命的躯壳,期待机器人在不久将来走入寻常百姓家。

48 03-06 18:36
00'19''

2025年目标:GDP增速5%!杨宇东:需要奋斗 释放积极信号丨总编看两会

3月5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GDP增速5%的经济增长目标。对此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认为,5%的目标一方面处于中国自身经济增长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为应对外部环境需求。虽然需要奋斗,但政府为市场提供了一个积极信号。

64 03-05 22:21
00'26''

杨宇东:促消费前提是保民生 把钱更多投向于“人”丨总编看两会

3月5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公布,其中特别强调了强化宏观政策的“民生导向”,是为一个非常鲜明的政策信号。对此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认为,促消费的前提其实是民生,首先要在社会保障方面增加居民安全感,提振未来的预期和信心,居民才敢消费、能消费。

57 03-05 22:17
  • 尹凡

    第一财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