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浦东基地,一个全新的智慧数控车间刚刚投入使用,这个数控车间主要承担飞机零部件的研制、生产工作,其产品用于C919大型客机、ARJ21新支线客机,也用于波音、空客转包生产项目。
2017年下半年起,中国商飞公司总装制造中心就专门成立了团队开展智能制造研究,对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将机器、软件、设备、机器人进行互联互通,建成了以制造执行系统(MES)为核心,可以24小时作业的智能产线。
而在数控机加车间的旁边,便是C919国产大型商用客机的总装车间,乘坐自己的国产大型商用客机飞上蓝天,一直是中国人的一个梦想。
从设计研发到总装下线,再到首飞成功,作为实施国家大型客机项目的主体,中国商飞公司用了十年的时间,征程充满坎坷。
十年探索
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150座级干线客机,2017年5月5日,在用十年的时间完成立项论证、可行性论证、总体方案定义、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全面试制后,首架C919大型客机成功首飞,进入试飞取证阶段,累计订单815架。
根据计划,中国商飞公司还将投入6架试飞飞机全面开展失速、动力、性能、操稳、飞控、结冰、高温高寒等科目试飞;同时有两架地面试验飞机分别开展静力试验、疲劳试验等工作。
在此之前,已经交付客户开始商业运营的ARJ21飞机,为C919飞机的验证试飞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先后攻克了失速试飞、侧风试飞、起落架应急放、高原特性试飞、高温高湿试飞、自然结冰试飞等一批关键试飞科目的技术难关。
中国商飞总经理助理、C919大型客机项目总经理吴跃告诉记者,通过从ARJ21到C919飞机的一系列实践,在国产飞机能力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在基本能力方面,形成了以新能源、新构型、超音速等未来产品研发,多电、航电、增材制造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研发为代表的预先研究能力;以全球协同、数字化设计为手段,总体设计、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等为核心,试验验证能力为依托的设计研发能力;以5条国际一流的总装、部装生产线,各类OATP试验等为标志的总装制造能力;以维修工程、飞行工程及飞行训练、航材支援、技术出版物等运行支持保障为代表的客户服务能力;以试飞测试改装、试飞数据分析管理、试飞飞行技术等为代表的试验试飞能力;以信息化建设和共享服务为代表的基础支持能力。
在核心能力方面,形成了以符合民航规章要求的设计保证、持续适航体系和运行支持为核心的适航管理能力;以全球供应商代表室、实时供应商管控平台等为核心的管控体系和以供应商选择、货源开发、配套为代表的供应商管理能力;以专业总师队伍、技术体系建设和“第二块屏幕”为代表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市场研究、预测、开发和客户需求管理为代表的市场营销能力。
“十年探索实践,公司基本走过了喷气式客机产品研制的全过程,初步掌握了大飞机研制规律、研制方法和关键核心技术,初步形成了从支线飞机到中短程窄体客机到中远程宽体客机的产品谱系,初步奠定了公司长远发展所需的人才、技术、管理等能力基础,初步带动了相关基础学科、航空工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吴跃说。
整合全球资源
不过,吴跃也指出,发展大型飞机项目,也需要集成世界最新技术,整合全球资源,“研制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客机,安全性和经济性相统一,关键在技术,只有采用国际先进的、一流的技术,才能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这样国内外乘客才能认可、市场才能接受。”
因此,整合利用全球资源、开展全球协作也是中国商飞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在做的。
据记者了解,国产C919飞机主要实施“主制造商-供应商”的模式,国内共有22个省市、200多家企业、36所高校参与了C919大型客机项目,还有宝钢等16家材料供应商和54家标准件潜在供应商,以及GE、Honywell、CFM等16家国际供应商,它们与国内企业组建了航电、飞控等机载系统等16家合资企业。
一位飞机制造行业的专家告诉记者,一般机体大部件在整个飞机的造价中占据40%左右的价值,而发动机和航电系统则是飞机最为核心的两个系统,这两个系统的价值量,在飞机的造价中也占到了40%左右,而这两个核心系统,目前均有美国通用电气(GE)参与。
比如中航-通用电气民用航电系统有限公司,就是中航工业与GE合资成立的一家航电系统合资公司,双方各持股50%,主要就是为中国民机C919提供航空电子系统和相关产品。而在此之前,GE和法国赛峰集团各持股50%的CFM国际有限公司,已经被选定为C919飞机的发动机供应商。
而根据发改委今年上半年发布的最新通告,中国飞机制造行业2018年将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包括干线飞机、支线飞机、通用飞机、直升机、无人机、浮空器等各类型。
事实上,在C919飞机基础上进一步延伸的929宽体客机,就已经体现了中外企业在高科技领域开展务实对等合作的战略。
在C919飞机首飞后不久,中国商飞(COMAC)与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UAC)的合资企业——中俄国际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RAIC)就成立了,合资公司主要负责中俄联合研制新一代远程宽体飞机项目的运行工作。
据记者了解,中俄双方约定按照对等原则组建合资公司,合资公司董事会共八人,四名来自中方,四名来自俄方。目前已基本明确,机身制造以中方为主,机翼制造以俄方为主,飞机总装在上海完成。宽体客机项目也将保持开放性,优选全球供应商参与研制。
这也是中国商飞今年向航司交付的第一架C919客机。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通过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使用,适时降准降息,扩大内需,培育新质生产力,维护多边主义等措施,应对当前经济发展。
C909飞机已经出海多个东南亚国家,C919也在加速海外认证。
“未完成的时间:中国当代艺术1980s×1990s”通过42件作品带领观众重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展现了当时艺术家对“现代性”的探索与实践。
东航C919机队执飞的客运航线总数将达到1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