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锁记》一开篇,张爱玲就把记忆中的月亮,写成了“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建立于光绪年间的朵云轩一直是传统艺术爱好者心中的圣地。就在几十年前,到朵云轩南京东路门店买一件文房四宝,都是令人向往,又奢侈的事情。现在,这家百年老店正逐渐成长为一艘艺术行业的航空母舰,以更时尚、更国际化的面貌,为更多人的艺术品味提升提供方案。
10月16日,在第一财经主办的第二届“上海文化企业十强十佳十人十大品牌活动”座谈会暨颁奖活动现场,朵云轩获得了“上海文化企业十强”的荣誉。颁奖礼后,朵云轩集团总经理顾林凡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这样讲述朵云轩目前的方向:“朵云轩总体目标就是在巩固好传统业务的同时,让艺术融入更多人的生活,提升人们的艺术素养和理念,契合大家对艺术的需求”。
多年来,朵云轩的业务范围逐渐拓展,如今已经有了古玩公司、拍卖公司、艺术经纪、艺术进修学校以及艺术品电商公司。这家中华老字号一直是上海文化产业中的重要力量,在获得“上海文化企业十强”称号之前,今年6月,朵云轩还进入了首批53家“上海品牌”认证企业名单,也是榜单中唯一一家文化企业。
巩固艺术品拍卖业务
1992年,朵云轩敲下了中国艺术品拍卖第一槌,成为中国最早从事艺术品拍卖的企业之一。此后,拍卖一直是朵云轩旗下非常吃重的业务。
中国排名前三的拍卖企业保利、嘉德、匡时都集中在北京,而在南方,位于杭州的西泠印社拍卖公司以及上海朵云轩都是知名品牌,且具有相当高的市场占有率。据顾林凡介绍,近几年,朵云轩拍卖的排名一般在中国拍卖企业排行榜的第五到第七之间。
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后,近几年,艺术品拍卖总体境况平淡,难以走出调整期,从前热闹的拍卖市场也显得冷清。针对眼下的情况,顾林凡说,在市场调整期,苦练内功是一个好的选择。
拍卖企业的核心资产是团队。去年,朵云轩在培养团队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上下了一番功夫。除了加强基础管理,还邀请专家授课,也让一部分员工在外参加培训。“我们的拍卖行在提供专业服务上受到社会认可,所以我们还是要注重专业化、品质化,把队伍做扎实”。
中国书画一直是朵云轩拍卖的传统强项,这几年,跟随市场趋势的变化,朵云轩也开始了酒类拍卖、盆景拍卖等新业务。“还是希望能够带动人气,同时,红花也需要绿叶扶持,各有各的作用”,顾林凡说。目前,在春秋两季大拍之外,朵云轩还开设了每周一次的线上拍卖,满足各个层次艺术品藏家的需求。
专拍古籍善本的博古斋拍卖公司也是朵云轩集团旗下的企业。古籍善本是一个专业性很强,也是近几年火爆起来的拍卖门类,但博古斋已经在这个领域深耕多年。在去年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排行榜(青花奖)评选中,博古斋拍卖公司获得了“青花奖•年度业务特色奖”。
时尚化、国际化,让传统手艺焕新
就如顾林凡所说,能够走进拍场买字画的只是很少一部分人。朵云轩的木版水印却能够让更多人亲近名画。
张爱玲笔下的朵云轩信笺用的正是木版水印技艺。从1900年朵云轩建立之后,这项技艺就一直被传承至今。经过100多年的探索和拓展,朵云轩的木版水印技术已经成为一门综合了绘画、雕刻和印刷的再创造艺术。它可以复制历代名画,达到惟妙惟肖、几可乱真的地步,为人们鉴赏和学习历代名画提供了机会。而且,木版水印的作品本身就具有艺术性,具有收藏价值。
目前,朵云轩已经成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木版水印的团队也日渐扩大。团队内部吸纳了不少年轻人,用传、帮、带的方式实现技艺传承。“这些年轻人大多是学习绘画的大学毕业生,因为爱好,也因为热情,他们大都克服了学习中的繁琐和枯燥,坚持了下来。”顾林凡说。
去年,“江南百工——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朵云轩艺术中心举办,今年又举办了第二届。与朵云轩传统业务不同,博览会展现的是全然不同的气质,现代、时尚、国际化,直接与生活对接,既有家居摆件,也有茶具、香具等实用器具。“这个展会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这是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一种尝试。”顾林凡还向第一财经介绍,第二届“江南百工展”上有很多展品都来源于中国传统技艺,比如傣纸、金箔、竹编等,但由当代艺术家设计,让传统技艺呈现全新面貌。展览会上,融入金箔技艺的“点金成雪”以及用傣纸做的“云屋”,引来许多观众拍照。
朵云轩旗下的业务很多,在顾林凡看来,艺术进修学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把几项业务打通。艺校的进修项目包含各个艺术门类,比如书法、绘画、篆刻,学费高达几万元,请的都是上海较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亲自授课。进修班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也热爱艺术。“他们可以是古玩公司的客人,也可能走进拍场买艺术品”。
去年上海印发的《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上海文化产业各个方面进行了周密部署,其中提到了要“深化朵云轩等国有艺术品拍卖机构改革”。顾林凡透露,集团正在研究方案,推进朵云轩拍卖的所有制改革。同时,已经有60余年历史的朵云轩南京东路门店也正在制定改造方案,一改目前老套的空间布置,将消费体验放在首位,预计明年开始施工。
近年来,依靠保护老房子、开发古村落旅游,松阳创造了一种个性化的慢生活体验。
女性藏家通过自己的感受、理解和阐释,参与构建着艺术的价值系统。
55台主板演出中,境外项目占比近六成,在沪首演比例近九成。
两位艺术家以各自的创作路径,共同回应“旅途”这一主题,提供一场跨越地理与文化、个人记忆与集体历史交织的视觉之旅。
近十年,艾敬创办了“小天才绘画大赛”,鼓励儿童艺术创作并坚持举办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