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机构粗制滥造、弄虚作假环评报告的日子到头了。生态环境部13日明确释放了严管信号。
第一财经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生态环境部已于日前向宁夏、内蒙古、黑龙江、河南等省级生态环境部门移送部分环评机构问题线索,要求依法开展调查取证,对存在的违法行为依法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据悉,此次移送的问题线索大部分是生态环境部在组织对环评文件进行技术复核时发现的,主要问题是环评机构在编制环评文件过程中,涉嫌违反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和技术规范规定,编制的环评文件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也有部分环评机构为应付检查,弄虚作假,修改多份环评文件的情况。
此次移送涉及的环评机构共四家,分别是宁夏智诚安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内蒙古八思巴环境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中铝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迈达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生态环境部介绍,复核时发现宁夏智诚安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在编制《河南华荣铝业有限公司年产200万平方腐蚀电极箔和2万吨净水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过程中,涉嫌违反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和技术规范规定,所编制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内蒙古八思巴环境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在编制《内蒙古源源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面生产系统环境影响报告表》过程中,涉嫌违反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和技术规范规定,所编制的环境影响报告表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中铝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编制《大庆忠旺铝业有限公司年产200万吨特大高精铝及铝合金加工材项目(高精铝及铝合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过程中,涉嫌违反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和技术规范规定,所编制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河南鑫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已更名为河南迈达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对技术复核调取的《中山市景天印花厂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安阳弘森机械有限公司年热处理60吨机械配件精密成套设备900套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广西尚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有机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多处重大修改,涉嫌弄虚作假。
生态环境部表示,2018年底新修改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取消了环评机构资质管理,但是进一步提高了对环评机构编制环评文件的质量要求,同时大幅提高了处罚力度,对环评机构和环评文件编制人员实施“双罚”。此次向地方生态环境部门移送环评机构问题线索,向社会释放了明确信号,环评法修改后环评管理不仅没有放松,对环评行业的规范管理工作将进一步加强,对环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将从严监管。
生态环境部表示,将密切关注地方生态环境部门调查处理进展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查处结果。同时,将进一步加大环评文件技术复核力度,对发现的环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
全国已建纯农林生物质并网发电、热电联产项目可产生的年减排量约为2400万吨二氧化碳,到2030年减排量可增加至约5000万吨二氧化碳。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实践中,仍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
我国共有各类废弃矿山约9.9万座,尚需治理的历史遗留矿山面积约42万公顷。
国务院今年要求动态调整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内蒙古确认退出,宁夏称符合退出条件。
正在开展第五次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红线,“三北工程”,以及“十四五”山水工程生态环境成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