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巧克力糖卖不动了,为何中国的巧克力需求还逆势增长

第一财经 2019-03-08 19:12:07

作者:栾立    责编:陈姗姗

出于对健康和体重控制的重视,近两年国内巧克力糖消费趋冷,但实际我们却吃了更多的巧克力。

出于对健康和体重控制的重视,近两年国内巧克力糖消费趋冷,但实际我们却吃了更多的巧克力。

原因是冰激凌和烘焙行业正在成为中国巧克力的消耗大户。

失宠的巧克力糖

在北京市朝阳门南小街一家便利店里,男售货员正在擦拭着货架,正值下班高峰,便利店里人来人往,尽管各色各样包装精美的巧克力陈列在最靠近收银台的黄金位置,但来来往往的顾客却少有人瞥一眼,偶尔有人拿起,但看到背后营养成分表2000+千焦/100克的数字,又不得不放下。

一条50克的巧克力,热量在270千卡左右,几乎等于满满一快餐盒的米饭,在很多减肥软件上,巧克力因为高脂肪和高糖被列为红灯食品。

营业员告诉记者,这两年巧克力越来越难卖,只有隔三差五有人买上一条,大部分时间都少有人问津,“年轻的人在意体重,不愿吃这样高热量的糖果;岁数稍微大一点的,好甜口的,又担心血糖的问题不敢吃,巧克力进一次货卖多久我都不记得了”他说。

原本甜蜜的巧克力如今变得不受欢迎已经不是一天二天,从2015年开始,巧克力糖果的大众消费就呈现萎缩态势。

糖果专家丁忠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包括70后和80后的零食中巧克力和糖果占很大的比例,但是目前消费习惯在发生改变,一方面消费者选择的余地更多,近年来对过度摄入糖分的危害的宣传改变了消费者对糖的认识。而80后和90后的父母们也排斥让子女食用高糖的产品。

此前市场研究机构欧睿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17年巧克力销量下滑2%,降至近12.5万吨。

不过这并不是国内巧克力消费的全貌。根据尼尔森公布的截止于2018年10月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之前的12个月,中国的巧克力消费增长4.5%。

“这并不是中国巧克力糖果销售在回暖”百乐嘉利宝中国董事总经理张家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国内巧克力糖果的增长依然止步不前,而增长来自于其他领域。

巧克力消费转向糖果之外

百乐嘉利宝是集团是世界最大的巧克力和可可产品原料供应商,其产能约占全球产能的四分之一。2017-2018财年,百利嘉利宝实现收入69亿瑞士法郎,销量增长6.3%,生产巧克力203.6万吨,其中中国所在的亚太市场表现出色,增长16.2%,截至2018-2019财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已经连续4年保持双位数增长。

张家淇告诉记者,传统意义的巧克力糖果目前实际上只占中国巧克力消费的三分之一,此前巧克力糖果很大一部分是作为喜糖,但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喜糖市场高峰已经过去并逐渐萎缩;另一方面,健康的因素对糖果直接消费有一定影响。

在张家淇看来,取代糖果地位的则是快速发展的冰激凌和烘焙行业,其正在成为中国巧克力的新消费大户,目前公司这两方面的市场保持着较好的双位数增长。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面包糕饼专业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烘焙行业保持着10%以上的增速,高端烘焙门店和西点工作室不断涌现,虽然很难统计烘焙行业为巧克力原料带来多少贡献,但却不容忽视。

在上海经营一家西点工作室的夏小姐透露,巧克力类产品市场需求一直很稳定,而随着消费升级,很多门店也开始使用更高级的调温巧克力原料,目前国内主要使用的全脂巧克力原料,便宜的也要70-80元/公斤,贵的要超过160元/公斤。而一般一个6寸重的巧克力奶油蛋糕往往就要用掉80-200克巧克力。

为了强化中国市场,2008年百乐嘉利宝在苏州开设工厂和巧克力学院,今天百乐嘉利宝在北京也开设了新机构和巧克力学院,希望借此进一步强化北方市场,此前,嘉利宝加速铺设包括成都、广州、杭州等21个城市的销售网络,重点布局2、3线市场。

张家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亚洲人的口味并不能吃太多甜腻的东西,这也限制了巧克力糖果的消费总量,但和餐饮等其他业务的结合更容易让消费者所接受。因此公司也看好中国市场前景,目前中国人均消费巧克力不足100克,尚不足日本的十分之一,尤其是随着西化的生活方式的影响,二三线城市还会有更大的增量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下游巧克力厂商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将巧克力和更多的流行业态相结合。

比如目前国内高端巧克力的新晋当红小生歌帝梵(GODIVA)日前就宣布,将部分亚太区业务出售给MBK Partners安博凯投资基金,而歌帝梵官方评论此次交易时则表示,交易带来的资金将加速在新兴市场及现有市场的投入,以及支持在全球开设超过2000家咖啡馆的计划,这一计划在2018年12月刚刚被提出,而其中三分之一门店将落地亚洲。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