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深圳建“城”补基础研究短板,业内建议联手东莞和香港

第一财经 2019-07-01 23:11:27 听新闻

作者:王玉凤    责编:黄宾

光明科学城备受关注的一点是,虽然规划总面积不过99平方公里,但首期确定落户的大科学装置就有6个。

“创新之城”深圳在基础研究这个短板上,将迎来利器。

近日,深圳光明科学城配套区4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107.64亿元。这对初步建成高品质产学研融合发展示范区来说,意义深远。

此外,光明科学城备受关注的一点是,虽然规划总面积不过99平方公里,但首期确定落户的大科学装置就有6个。在这样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高密度、高标准、高规格、大投入来建立一系列重大科学装置,颇为罕见。建成后,无论是对于深圳积贫积弱的基础研究,还是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来说,均意义重大。

专家提到,光明科学城涵盖了科技发展中的产业发展和基础科研,在此背景下,深圳更应联手东莞等周边城市,以及基础科研实力强劲的香港等地,打造制造业连接和研究成果转换的枢纽。

吸引人才是关键

上述6个大科学装置分别为:脑模拟与脑解析设施、合成生物研究设施、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平台、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空间环境与物质作用研究设施、精准医学影像大设施。

自2018年4月正式落户深圳光明区后,光明科学城的定位就设定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引擎及深圳北部中心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同时,还要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大科学装置的集中承载区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其核心区将聚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空间科学等重点学科领域,加快建设一批前沿领域的大科学装置和国家级实验室、综合研究平台等。

对于所在地深圳来说,光明科学城的意义尤为重大。深圳虽被誉为创新高地,但风光的背后也有隐痛,即积弱已久的基础研究。

那大科学装置对基础研究来说意味着什么?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智库研究与信息部部长郑宇劼对第一财经记者说,大科学装置虽然离产业较远,但是有非常强的外溢效应,会直接带动一批科学家来工作,科学家则会带来学生,进而形成强有力、高质量的研究机构。研究机构一多,就会形成人才池,科研生态就打造起来了。

截至2018年6月,全国已经建成的大科学装置为22个,国家“十三五”规划新建大科学装置16个。这38个大科学装置中,合肥依托中国科技大学取得8个、北京有7个、上海有5个,这三座城市的大科学装置总数占全国50%以上。而当时深圳在大科学装置领域还未有一席之地。

此次深圳打造大科学装置,对人才的吸引最被外界期待,毕竟人才是根本。光明区政协常委魏泓认为,未来光明科学城的成败某种意义上取决于能不能聚集人才,并高效汇集所需要的人才。“因为光明科学城在人才的规模、类别等需求上是前所未有的。能不能制定好人才的机制和条件是关键。”

业内建议携手东莞和香港

要实现上述诸多目标,光明科学城的目光也应该跳出深圳,看向周边城市,比如携手东莞这个世界工厂。

从区位上来说,光明科学城紧邻东莞,入驻机构处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相对中心且年经人住房成本相对较低的地方,这对人才招聘来说是利好条件。

从科技和产业配套上来说,光明科学城对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同时对东莞的产业辐射较强。

深圳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务首席联络官洪为民说,未来,科技对大湾区的发展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而科技发展一方面是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是基础科研。光明科学城包含了二者,不仅能提供大科学装置,帮助基础科研专题,同时也有应用研究。同时,还能通过它连接深圳和东莞等周边城市的制造业,转换先进研究成果。

除了东莞,光明科学城也需要携手基础科研实力雄厚的城市,比如说香港。洪为民说:“光明科学城未来会成为一个桥梁,比如香港高校的基础科研可以用光明科学城里的大型科研设施;同时也可以把香港的科研成果在这里做一些转换、应用研究,再对接到大湾区,尤其是深圳的制造业方面。光明科学城可以把基础科研和产业应用连接在一起,对于促进深港科技研究的进一步合作将起到非常正面的作用。”

对于深圳的科技创新而言,深港合作尤为外界期待。但其中还有一些问题待解决。

首先是个人所得税。粤港澳大湾区横跨3个关税区、3个行政区和3种社会法律环境,内地个税税率比港澳高,港澳人士同样的收入水平在内地要缴纳更多的税收。不过,这一障碍在近期有了重大突破。6 月 22 日,广东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公布了《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指出对在大湾区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其在珠三角九市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已缴税额超过其按应纳税所得额的15%计算的税额部分,由珠三角九市人民政府给予财政补贴,该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另一大问题是资金不能出境,科研经费不能在深港之间自由流动。深港科技合作促进会会长张克科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就是常说的资金过河问题。香港的钱过不了深圳,深圳的钱给不了海外。但是这个问题在逐步解决。”

2018年7月,《深圳市“深港创新圈”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出台,扩大了“深港创新圈”计划项目类别,新增的三个类别均允许资助资金跨境使用。这是全国首个允许创新资助资金跨境使用的计划,打破了以往科研资金跨境使用限制,单项财政最高资助额度达人民币300万元。

除了人流和资金流,还有物流上的障碍。目前涉及深港两地的科研设备的物流仍需要征收关税、办理申请许可以及各种各样的流程。张克科说,遇到这种情况是有变通的方式的,但从长远来说,更需要常规的操作。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