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新片区正在加强土地梳理,按照“计划一批、供应一批、储备一批”的节奏,全力推进土地出让工作。
10月16日,临港新片区2幅产业地块完成出让并签订合同。接下来,若干住宅、研发等性质土地也即将进入出让流程。
其中,临港新片区科技城A03-02产业类研发地块,用地面积20715.1平方米,容积率2.5,固定资产投资额5.25亿元,成交金额5235.48万元。
该地块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竞得,拟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基地。中国信通院在临港科技城设立的“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是上海市工业互联网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实施载体,承担上海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的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此次临港科技城A03-02地块的成功摘牌,将进一步拓展中国信通院在临港的研发空间。根据规划,地块内将建造1栋高层研发实验主楼(1号楼)及裙房、1栋独栋研发实验楼(2号楼)、1栋测试楼(3号楼)。
临港新片区重装备产业区J11-02科创类标准厂房地块(201914802),由上海闵联临港联合发展有限公司竞得,拟建上海闵联临港园区三期标准厂房。
该地块用地面积123951.7平方米,容积率1.29,固定资产投资额5.58亿元,成交金额16151万元。
上海闵联临港园区三期标准厂房,又名上海闵联临港园区“智芯谷”项目,前沿化打造高质量、高品质、高标准的“IC产业+智能制造”的高端专业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总建筑面积129593㎡。
从境外低成本融资闯年关之余,头部房企、地方龙头房企多次在重点城市土地市场出击,20天内,重点城市土拍金额已超千亿元。长期来看,在房住不炒主基调下,房企整体融资环境将偏紧,企业拿地态度将更加谨慎,全年土地市场不会出现过热现象。
当前,数字贸易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新兴产业落地生根,制度创新开花结果,高端人才安家落户,城市功能日臻完善丰富……临港新片区的产业发展生机勃勃之时,金融赋能必不可少。
1988年以后,尽管个别年份出生人口出现微升,但总体上呈下降态势。不过,一直到1997年,我国年出生人口都保持在2000万人以上。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表示,要重视基础科学的教育,只有长期重视基础研究,才有国家和工业的强大。没有基础研究,产业就会被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