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闭幕的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中,如何落实好优化营商环境3.0版本成为代表们的热议话题。其中,优化纳税服务举措、简化涉税事项办理等是上海税务部门持续发力的关键点。
普华永道联合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世界纳税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中国纳税指标上升了9位,位列全球第105位。同时,世界银行对中国在优化升级电子纳税申报和缴款系统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也予以了积极评价。
“近几年,许多办税项目都已经实现了‘一键办理’,我亲身体会到了办税时间的缩短和办税方式的优化。”上海市人大代表、“我创网络科技”创始人江泓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成立于2015年的上海我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网络平台为支撑,从事财务、税务咨询的年轻企业;该企业也较善于运用科技手段和信息平台处理业务。
“以前填报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先要把会计报表找出来,逐行逐个对数据进行填报,挺复杂的。去年开始,我们发现预缴申报端多了个会计报表‘一键导入’的功能,试了一下挺好用的。”该企业财务负责人昌鑫对记者说,“过去填报可能要花较长的时间来审核对比这些财务数据,现在短短几秒钟,一个按键就能完成。”
“提速增效是最直观的感受。企业所得税几十项税收优惠项目不再需要报送任何纸质资料就可以根据填报数据直接享受,电子申报、手机申报成为主流的申报方式,连以前感觉最繁琐的退税业务,也可以走全电子化的流程。” 昌鑫补充说。
类似依托信息化进行税务管理的手段还有许多。比如,上海市企业所得税管理已经实现了涉税事项办理的“三减三优化”。三减,即对于采用网上电子申报方式的纳税人,不再报送纸质资料;对于纳税人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事项,不再办理备案手续;对于发生资产损失的企业,不再提交证明材料和纳税资料。
三优化,即优化软件、集成电路产业优惠办理,全面推行资料网上采集;优化会计报表采集,实现了企业财务会计报表与税务系统数据采集的无缝对接;优化电子申报服务,新增电子申报多层次引导式申报服务,帮助企业按照电子申报表计算的逻辑顺序逐项准确填报。
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企业所得税处负责人表示,“我们还在全国首创了电子退税无纸化,真正实现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退税全程网上办理业务。这些举措便利了4万户企业纳税人,为纳税人至少节省了一半以上退税办理时间。”
据统计,2019年,为进一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简化办事流程,上海市税务部门的“最多跑一次清单”已达318项。2020年,还会有更多的办税事项纳入“最多跑一次”,并最终实现全程网上办理。
上海300多万市场经营主体,90%以上在街镇。
中方维护本国企业正当合法权益的决心坚定不移,将依法依规审批TikTok问题。
北京连续推出1700多项改革措施,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
打通信息孤岛,连通北上广深杭5座城市业务,是深圳持续深耕“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的厚积薄发。
锚定“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战略目标,上海以制度创新为引擎,加速项目审批改革、赋能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优化“无界硅巷”等产城融合空间,生动诠释“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