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乘联会公布数据显示,3月广义乘用车销量1075968辆,同比减少40%,环比增长320.5%。
零售方面,3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04.5万辆,同比下降40.4%,相对2月的-78.7%同比降幅大幅提升38个百分点,呈现谷底V型回升的良好态势。3月零售环比2月增速300%是近期最强的,体现疫情后的刚需消费恢复得较快。
产量方面,3月乘用车生产98.1万辆,同比19年3月下降51.2%;1-3月累计生产258.4万辆,同比下降49.2%,产量减少250万辆。3月初,湖北以外整车企业3月初已绝大部分复工,而且武汉车企也是在3月下旬复工,行业生产能力恢复良好。由于复产后面临零部件企业的协同复产压力,加之需求相对恢复较慢,因此生产节拍处于中低位运行。目前海外的零部件供应链尚未体现风险,但厂家逐步提升零部件库存和整车库存,应对供需波动风险的能力提升。
新能源汽车方面,3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5.6万辆,同比下降49.2%,环比2月增长4倍。3月独资与合资新能源表现较强,成为新能源车市的重要力量。3月普通混合动力乘用车批发2.1万辆,同比去年3月下降37%。
此外,乘联会发布4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展望,从政策方面看,生态环境部最新宣布适当延长国五库存车销售时间,这会使国六实施前的去库存压力降低,4月批发销量低基数的改善会较好,车市会有更好表现。
乘联会称,为促进汽车消费,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此次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的延长,有利于整个新能源车线路的平稳发展,有利于车企合理规划新能源项目。在纯电动、插电混动的新能源车与普通混合动力以及燃油车的对比中,插电混动的成本相对较高,此次政策有利于稳定纯电动与插混协同发展的趋势。
春秋电子公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9.45亿元,同比增长21.11%;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690.05%。
当前,新能源商用车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行业整体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深度参与国际竞争的代表性行业。部分头部企业更借助资本市场实现飞跃,在技术工艺、成本控制、产业链完整性等方面建立绝对优势,引领带动全球能源转型。
2021年至2024年,宁德时代连续4年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2024年全球市占率为36.5%,较第二名高出23.3个百分点。
今年2月车市强于2024年春节后的低迷走势,实现2025年2月的春节后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