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QuestMobile发布《2020中国移动互联网春季大报告》显示,2020年一季度疫情期间,娱乐、教育、办公、公益、医疗、资讯等快速线上化、“云化”,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数在2019年春节触达11.38亿且进入长达一年的稳态波动后,于2020年3月突破11.56亿。同时,月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从去年的5.6小时增加至7.2小时,增幅28.6%。受疫情影响,用户资讯、生活娱乐等需求转移到线上,移动互联网同比增速反弹至1.5%,月活跃用户规模较2019年末增长1700万。
QM方面称,这1700万与28.6%数字背后是一场用户习惯、甚至是社会结构的变革: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用户减少714万(回老家、待返程等因素),三、四、五线城市则增加了2461万。
具体来看,2020年3月,用户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量前十位领域分别为短视频(131亿小时,同比80%)、即时通讯(59亿小时,同比13.7%)、效率办公(49亿小时、同比2059%)、MOBA(Multiplayer Online Battle Arena,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游戏,同比85.2%)、浏览器(同比51.3%)、飞行射击(同比80.4%)、综合电商(同比36.7%)、搜索下载(同比34%)、在线阅读(同比34.4%)、K12(同比229.9%),其中效率办公与K12时长飙升明显,反应在市场层面则是远程协同办公与在线教育平台的火热,成为场景重塑的代表行业。
其次, 泛娱乐、资讯等成为刚需拉动型代表;与线下场景相关业务受到阶段性抑制。在另一个流量赛道中,微信小程序发力明显,用户的各类需求得到更便捷地响应,小程序助力社会各界打开抗疫便民的新通道。
移动互联网结构性用户变化还体现在新用户的不断加入。报告显示,从用户的城际分布来看,下沉区域是全网用户主要增量来源,下沉区域用户时长增幅也高于高线用户。分年龄来看,疫情催化更多24岁以下和40岁以上的两端用户在线上活跃。中年用户使用教育工具帮助孩子上网课,无接触交易和网络购物需求增多,更多的46岁以上中老年用户开始使用支付结算应用。
另外,李小璐、罗永浩等红人扎进直播带货的背后因素除行业趋势外,还有新型流量平台正以新供给方式、内容承载和用户链接方式加速发展的因素。QM报告显示,抖音、快手和B站等新型流量平台深度构建圈层内容和用户关系链,其中快手抖音与央视卫视春晚合作拉新拉活效果明显,哔哩哔哩借助跨年晚会和硬核知识进一步出圈。
一方流量占据制高点的同时,另一方正面临变现洼地的困境。报告显示,2020年一季度互联网广告投放受疫情舆情环境限制和各行业影响程度不同双重影响,整体市场规模同比下降。其中行业快消、汽车等缩减广告预算,办公商务、学习教育、医疗服务行业曝光增加。
未来,在新的流量结构下,移动互联网竞争将更加激烈,效率成为制胜关键。其中BAT三家用户规模均破10亿,钉钉等产品拉动阿里系9.3%用户增长,短视频和直播等内容拉动头条系用户规模增长8%。BAT及头条系占据全网七成以上时长。
短视频行业在数智技术的推动下迅猛发展,侵权现象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和复杂化特点。
一些养老院在提升服务品质的同时,借助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在塑造自身IP、传播科学养老理念、改善养老院形象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有效提高了养老院的入住率。
空壳公司矩阵、虚拟货币洗钱、混币技术隐匿,最终贪腐1.4亿元奖励金。
网信部门将持续加大治理力度,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坚决遏制违法不良信息发布传播势头,依法从严处置处罚问题突出的平台和账号。
网信部门将进一步深化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治理,聚焦虚假摆拍、散布虚假信息、违背公序良俗、违规引流营销等突出问题,指导相关平台加大监测打击力度,依法从严处置问题严重的网络账号,切实维护网民权益,积极营造清朗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