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周,关于是否应该搞“财政赤字货币化”,成为国内外都特别关心的一个热门话题。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表示,对当下的中国来说,虽然疫情对经济和财政收支造成了短期的冲击,但从二季度开始,经济复苏势头已经相当明显,财政收支情况也会逐步好转。即使今年我国要比去年多发一些国债、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其规模并不会太离谱,完全可以在现有的财政与金融之协同框架下有序进行,比如通过适度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设计某些向银行定向提供流动性以支持其购买新发国债的机制等。没有必要大动干戈,以增加长期经济金融风险为代价,打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央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政府债券”的法律底线和对财政行为约束的最后一道防线。(中国金融新闻网)
财政部表示,内需蕴含巨大的增长空间。下一步,将创新运用财税政策工具,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开发好内需这座“富矿”,发挥好牵引力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添动能、增活力。
北京、陕西相继提前偿还债券本金,节约可观利息支出
审计发现了几类问题,今年国务院已加强监督
地方也在不断完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近些年,大部分省份陆续出台了相关规定,且更加细致完善。
要明晰专项债的定位,让专项债真正“专项化”,避免专项债一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