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冠疫情之后,我们需要怎样的经济刺激方案?

第一财经 2020-05-18 22:31:31

作者:杜卿卿    责编:林洁琛

我们需要怎样的经济刺激方案?这个选择在当前至关重要。

新冠疫情下半场,全球各主要国家都在设计新一轮刺激方案,中国也不例外。

当前一个关键选择摆在面前——是着眼长远,推出环境友好型、低碳的绿色刺激方案;还是着眼短期,像过去那样创造很多污染、很多碳排放的棕色刺激方案?

这个选择在当前至关重要。

5月15日,国际金融论坛全球绿色增长中心、第一财经研究院联合主办圆桌研讨会,多位重磅嘉宾对新一轮刺激计划提出了建议。研讨会由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第一财经研究院院长杨燕青主持。

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第一财经研究院院长杨燕青

“在刺激过程中,大量金融资源会投入到很多基础设施项目,投入到刺激消费领域。这些项目,尤其是基建项目,会将未来三十年甚至五十年的碳排放和环境影响锁定。”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 清华大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提出,当前应推出一个规模适中的复苏计划,而这个计划必须是非常绿色的。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 清华大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为了应对疫情,我国相关政策在对冲影响、逆周期调解方面已经在向前推进,但是一揽子刺激计划还没有最终落地,估计不会太久。他提出,下一轮刺激方案中,要将绿色低碳的要求嵌入其间,或者直接作为整体方案中一个组成部分。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

“当前,大家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点上,就是需要刺激经济复苏。但是,如果刺激方案和策略不同,若干年后会发现,同一个起跑点会走向不同的方向。”创绿研究院理事、自然资源保护协会气候、能源与环境高级顾问杨富强认为,需要高度重视我们现在的各种投资方案。

创绿研究院理事、自然资源保护协会气候、能源与环境高级顾问杨富强

“扎伊德”未来能源奖获得者、原国家发改委气候中心主任李俊峰认为,刺激方案要高度重视就业问题,重视中小企业的生存问题,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人在,一切都在”。

未来能源奖获得者、原国家发改委气候中心主任李俊峰

国际金融论坛联席秘书长兼全球绿色增长中心主任唐丁丁则提出,当前强力推动新基建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软基建”,即重点扶持医疗卫生、教育、养老以及环保等领域,增强社会软实力。

国际金融论坛联席秘书长兼全球绿色增长中心主任唐丁丁

要绿色,不要棕色

马骏:今后两到三年的规划和设计,决定了这些项目在今后几十年对环境的影响。如果现在不及时去讨论这些项目的绿色化程度,再过五年、十年就会发现太晚了。

长远看经济可持续发展里面有一个“谁来支付现在的这些支出成本”的问题。如果我们搞了一个巨大的刺激政策,实际是下一代人为我们付出成本,相当于我们借了下一代人的钱,今天在花。

而如果这些钱又花到污染性项目上去,其实还有一个在未来要叫我们后代支付的成本,就是他们要来修复我们所破坏的土壤、修复我们所破坏的水资源、治理我们造成的空气污染,以及治理我们过量碳排放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等问题。

所以,如果是一个棕色的污染性刺激计划,它的成本远大于我们现在财务分析所计算的水平。

有长远眼光的决策者、政治家,应该热衷于一个规模适中的复苏计划,而且,这个计划必须是非常绿色的。

连平:本轮宏观政策,应向更加可持续、更加包容、环境更加友好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刺激方案也应更加鼓励公共资金和民营的、私营的资金流向利润丰厚的、低碳的领域投资。

在实现迅速减排、支持就业和增加收入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未来地方政府要扮演重要角色,大量投资都跟地方政府有关。所以,中央政府应该出台具体指导意见,明确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鼓励做什么、不鼓励做什么等。中央意见明确之后,地方上就可以加以推进和实施。之后,中央有关部门可以进一步落实这些方面的考核。

杨富强:在一开始决定现在是投资未来、投资绿色,还是投资过去、投资现有的模式,这个在未来会产生很大的区别。

从中央来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一个很坚定的方向。

在中国的能源发展战略里面,我们一直提出,要摆脱煤炭的依赖,跨过石油时代,拥抱新能源的未来。中国煤炭消费在2013年已经达到了峰值,但是现在反弹也很强劲,所以不可掉以轻心。尽管达到峰值,但是一不小心可能又重新上了峰值。石油消费,我们认为在2025年就应该达到峰值,2025年之前达到峰值的话,它带来的意义是不可言喻的。

对于煤电,现在要坚决抑制新煤电厂的建设。在城市,要加强电气化。我们现在处于电气化中上期阶段。新基建,基本上就是耗电的,现在新基建里面有充电桩,可以引来几千亿投资的效应,信息基础设施这些东西都要靠它。

交通领域,2025年,我们的公交系统都应该电动化。另外,电气化也可以代替煤炭,将来还要代替石油、天然气,这样整个城市就可以实现零碳城市。

唐丁丁: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有限全球化的中国时代。如果我们在这方面能够有所作为的话,特别是在低碳、绿色、环保方面,能够不仅是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全球化、规则化进程做出积极性的推动和贡献,将有利于缓和当前的逆全球化和逆规则化趋势。

绿色刺激方案的具体建议

马骏:建议从五个方面提高刺激计划当中的绿色比重。

第一,下一轮经济刺激当中,尤其是基建当中,绿色项目所占比例必须要大大超过以往的比例。

当前绿色发展已被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在此背景下推动新的经济刺激计划,绿色比重一定要提高。但令人担忧的是,公开数据显示,地方政府公布的未来五年基建当中绿色比重跟十年之前的比重相同,仍是10%,并没有明显提高。

若按照发改委2019年《绿色项目目录》来计算,应将基建当中能够标明或者冠名为、贴标为绿色的项目,比重至少提高到20%。

具体推动方面,需要中央出台明确文件,指导地方落实。同时,将整个过程透明化,地方规划项目向社会公开,形成公众监督。

第二,即使不能被贴标为绿色的项目,也应严格符合环境与气候标准。

《绿色项目目录》主要涵盖清洁能源、绿色交通、节能环保、绿色建筑等领域,普通制造业项目很可能不在其中。但是,即使没有被贴绿标,也依然应该达到环境标准,不能超标排碳。

具体执行方面,有三条建议。一是强化环评要求。提高环评质量,减少环评过程中人为因素影响;二是强化金融机构对绿色评级的把握。对金融机构所要投资、贷款的项目,必须以ESG评级方法评估,项目是否符合绿色标准和环境标准;三是强化项目透明度。从发改委角度进行强化,向社会公开,投资了哪些没有绿标的项目,环境影响具体指标如何等。

第三,消费领域刺激政策也要绿色化。由中央推出绿色消费“白名单”,哪些产品和服务属于绿色,在这一轮刺激计划当中,应该用财政或金融手段来鼓励,也激励消费者多消费此类产品。比如家电,符合高节能标准的有限刺激,高能耗产品不应该刺激;比如绿色建筑,从按揭贷款角度,激励对绿色住宅的消费;再比如电动车,更多补贴清洁能源汽车等。

第四,刺激政策应充分利用债券市场。中央政府发行特别国债,地方政府发行更多专项债,其中一部分可以发行绿色债券。

最后,进一步强化金融领域的绿色激励机制。人民银行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中已经含有绿色元素,但未来还要继续强化。目前,银行如果贷款中绿色类比重较高,MPA得分就会较高。除绿色信贷,下一步也可以考虑将绿色债券、在“一带一路”国家发放的绿色贷款纳入MPA进行鼓励。

绿色债贷款和绿色债贴现,也应进一步强化。目前此类规模较小,金融机构了解不多,未来应在绿色刺激方案落实过程中,用更大的力度来配合绿色投融资需求。

此外,部分地方政府在绿色金融试点地区,目前在6省9市推行对绿色项目贴息担保等激励措施,范围仍然太小,应尽快推广这些激励机制,使得这一轮刺激政策能够有更广泛的地方参与,而不是仅仅集中在几个试验区。

连平:可以看到四个比较清晰的转型方向。

第一,加快建设低碳和智慧的基建步伐。

疫情期间,数亿人居家办公、学习,带来了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网络娱乐等方面极大的需求。但同时,也对这些领域的设施形成了较大压力。未来,加快建设全新5G网络是一个很好的路径。但需要看到,5G网络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推高能源消耗。为了应对这样一种状态,建议地方政府更多利用先进技术解决方案,加速低碳领域投资,完善智能能源基础设施。比如,老旧能源基础设施淘汰,投资智慧电网和智慧电表等。

第二,建议加大力度优先推动低碳的转型。一方面,要加速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另一方面要加快前沿技术的投资。

第三,加快步伐建设健康城市。《健康中国2030》把健康放在了优先发展的地位,包括减少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实施严格的工业排放标准,完善步行、骑车、健身和公共卫生措施,促进道路的安全等。健康中国落实到健康城市的建设,不仅是多建医院,而是通过各方面环境的改善,使得民众有良好的身心状态,“预防优于治疗”。

第四,加快步伐促进高科技发展,创新商业模式。数字经济近几年发展迅速,疫情过后,可以加大投资力度,使得像5G、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所引领的技术革命,能够将新技术带到更多商业模式中去。

唐丁丁:在推动新基建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软基建”。所谓软基建,涉及到医疗卫生、教育、养老以及环保等领域,重点在于提高社会软实力。

提高软实力,一方面要实现低碳转型。

长期以来中国在重基建、重能源方面投入较大。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4万亿刺激计划当中,相当一部分被用于恢复重基建,其中电力就是非常大的部分。

新基建涉及的数据中心、5G发展、充电桩建设等,背后都需要强大的能源支持。为了满足能源需求,是新增化石能源消耗,还是发展新能源?建议在新一轮经济振兴计划中,选择低碳能源发展方式,推动实现低碳转型。

另一方面,要重视金融机构的绿色化。值得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是,非环保项目增加环保投入所实现的环境效益,远远大于所谓的绿色环保项目所实现的环境效益。增加非环保项目当中的环境投入,是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

如何实现呢?关键是抓金融机构。抓住金融机构,就是抓住了龙头。如果金融机构能够践行ESG,践行可持续发展、赤道原则,它们就能帮助下游客户实现更多环境和社会效益。

呼吁银保监会加快金融机构的绿色化,借鉴良好的国际实践,在内部建立比较严格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控政策、标准、制度和监管体系。

高度重视保就业

李俊峰:2008年金融危机,是金融出了问题,实体经济没有受到重创。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重创了实体经济。无论高碳还是低碳,都受到重创。而尤以低碳产业所受冲击最厉害,基础工业受影响反而相对较小。

绿色、低碳的第三产业,冲击巨大。文体餐饮都是低碳基础产业。这些企业需要救助。

我们建议,要“控疫情,保民生,补短板”。控疫情,就是控制疫情的蔓延,疫情损失降低到最小。保民生,就是要将现在第三产业或者就业所受冲击,降到最低的水平。产业不在了,企业不在了,就业就很难保留。所以,我们必须把这些就业赖以生存的企业挽留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是保民生的基础。补短板,是尽快把疫情的短板补起来,把就业的短板补起来。

另外,发展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的同时,被挤出的就业怎么解决,也需要思考。

我们的会议都在网上开,那些会议公司、会展中心、酒店,就会哭死了。我们都在网上购物了,商业实体店的就业人口怎么办?很多汽车公司要推出无人驾驶,开大卡车确实很累,但一旦退出,他们干什么去?

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就业总人口的60%~70%,这些问题,在刺激经济发展、推动经济转型时,都要考虑进去。不过,历史是向前的,不会倒退,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心。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金融问题很快就恢复了。但是,现在想让经济强力反弹,去推,推不动。实体经济的恢复,需要很长时间的调整。

大家一定要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如何帮助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怎么能够在疫情中尽快恢复过来,这是我们的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基础。人在,一切都在。

不必过于担心走回老路

李俊峰:疫情之后,刺激政策面临如何增加低碳的韧性、防止高碳锁定的问题。需要明确的是,我们从高碳向低碳这条路,已经走通,并且在不断改善。大家不要过于担心我们“十四五”期间会受到各个方面的干扰,造成基建扩张,走上高碳的老路。

数据上看,“十五”期间,中国GDP大概增长不到6万亿元,能源需求增加了10.4亿吨。现在没完成的“十三五”,到目前为止GDP增长接近25万亿,但是只用了5.6亿吨能源。差不多每五年,能够减少能源需求增量2亿吨。

再看能源构成。“十五”期间,电力占能源构成的25%。到“十三五”,电力占比提高到85%。能源结构在不断变化,清洁化趋势有目共睹。“十三五”期间,煤炭是零增长的。相信“十四五”期间,会做的更好一些。

我国“十四五”既定方针是从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高质量发展,首先就是要克服过去所谓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减少“两资一高”。总量上看,“十三五”期间,用5亿吨能源增量,完成了经济增速平均每年6%的增长。“十四五”期间能源消费绝对不会超过5亿吨标准煤。结构上看,电力在能源需求中占比达到85%,“十四五”至少不会低于85%,比如可能达到90%,大部分能源供应都来自于电力。

同时,也不必担心能源供给问题。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全球能源会出现比较宽松的供应局面。

正常年份能源的消费增量大体为1.5%,如果经济形势过好,增量超过2%,就会出现供应短缺。如果增量少于1%,就会出现过剩。

有三方面因素造成能源供给大于需求。第一,2003年开始一直延续到2014年的高油价,使得能源供应能力增长快于消费的增长,供过于求。这在5年之内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第二,随着技术的进步,效率不断的提高,需求增速在下降。比如汽车每百公里耗油大幅减少等,总体导致需求增速变缓。

第三,低价能源出现。比如页岩油,40美元/桶,为石油价格画出了天花板。光伏发电成本降至0.25元以下,给所有的电力画出了天花板。

另外,2009年全球经济是负增长的,能源消费减少了接近8%。更重要的是,金融危机时只是价格下降,而当前疫情冲击,造成的是物理量下降。比如旅游、航运,实体消费大幅下降。预计今年能源消费可能负增长10%以上,石油消费减少10%以上,煤炭消费减少5%以上。

短期也不会出现报复性反弹,预计2025年左右能源需求能慢慢恢复到正常轨道。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