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欧班列变局:未来将形成数个枢纽节点︱秀言城事

第一财经 2020-06-03 23:01:21 听新闻

作者:李秀中    责编:任绍敏

西部地区距离枢纽还有很大的距离,枢纽需要大量的中转量,至少30%的转运量,还要形成供应链的服务平台和物流资源的聚集区,而西部城市现在还只是大的节点,没有形成物流和供应链的分拨网络。要形成几个枢纽,但是枢纽的打造要遵循市场化规律,所以整个中欧班列应该有一个运营联合体,通过市场化的分配机制形成枢纽中心。

新冠肺炎疫情使中欧班列逆势增长,成为国际物流重要的货运通道。这一局面也正在推动中欧班列城市格局发生变化。

东西部城市同时发力

来自国家铁路集团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5月22日,中欧班列共开行3626列,运送货物32.6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6%、30%,综合重箱率达到98%。其中,4月份总开行数量达到979列,运输货物8.8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46%、50%,综合重箱率97.8%。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所所长王国文向第一财经表示,疫情还在发展过程中,从现有情况来看,中欧班列对航空的时效性运输的替代效应比较明显,其需求得到支撑;另外,由于海运受到阻断,这些订单也向中欧班列转移。

比如,综合成本和时效的考虑,今年联想通过中欧班列(成都)累计发送近3000TEU的电脑外设产品,比去年增长79%。其笔记本、台式机、电脑配件等产品通过中欧班列(成都)出口逐渐加大。同时受疫情影响,海运订单也转移到铁路运输。

截至5月13日,成都国际铁路港国际班列今年开行量已经超过1200列,同比增长45.5%,其中,中欧班列开行超600列,同比增长78.8%,国际班列、中欧班列开行量持续领跑全国。

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牧原告诉第一财经,在疫情暴发之前,中欧班列已经连续5年保持50%的爆发式增长,现在是中欧之间原有的海运、空运的运输平衡被打破了,客观上使这条通道供应链合作变成了防疫抗疫国际合作应急通道。

与疫情暴发之前形势有所区别的,现在东部城市的中欧班列开行量爆发。虽然这些年全国有数十个城市开行中欧班列,但是唱主角的主要是西部城市,其他很多城市开行量较低或一度中断。疫情后,东部城市也纷纷发力,恢复常态化运行,加大班列开行力度。

5月31日,今年中欧班列(义乌)第200列开向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截至5月31日,中欧班列(义乌)共发运16672标准箱,发货量同比增长72%,其中5月最后一周就开行了19列。从6月起,铁路部门计划每周常态化开行20列以上。

曾经一度面临货源“断流”危机的连云港中欧班列,也在疫情之后爆发性增长。截至5月15日,其到发量已突破1万车,合计开行244列,较去年同比增长45%,提前一个半月完成了上半年目标任务。

不仅如此,华南地区开行的首趟中欧班列邮件运输专列也在上个月从东莞开出。

李牧原表示,疫情使得中欧班列的知名度和客户黏性得到加强,相对于海运,中欧班列国际通道的价值发现,形成了新的竞争格局。

成都国际铁路港投资集团副总经理张倞此前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大量货源在疫情期间转移到中欧班列,虽然有些货物最终会回归海运,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更多的适铁品类发展。”

竞争格局将逐渐变化

不过,在中欧班列逆势增长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李牧原表示,由于这些班列在欧洲的集结点比较分散,没有形成分拨体系,疫情期间,虽然开行量上去了,但是成本代价也比较大。

不仅如此,中欧班列的大量货源主要还是来自于东部地区,在东部地区中欧班列开行量加大之后,货源竞争问题将更加突出。实际上,在疫情之前,各地围绕货源竞争出现了大幅补贴的恶性竞争,因此,在后疫情时代,货源下降之后,货源竞争将带来格局竞争。

而竞争在新业务上也会出现。疫情暴发后,全国各地国际邮件一度积压超过1500吨。对此,我国决定利用中欧班列进行紧急疏运,在重庆、义乌、郑州、东莞等城市已开通铁路运邮,但是,各城市国际运邮在业务和目标客户上有一定重合。

王国文表示,各个地方开行班列与地方政府的支持有很大关系,东部城市加大开行量,推动经济增长,但是,各个城市之间资源没有共享,还是点对点的体系,没有形成缓冲节点,影响到规模经济。

目前,成都和重庆两地已经共同使用中欧班列(成渝)标识,标志着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背景下,中欧班列开启了融合发展进程。未来两地将通过信息共享、模式共建、规则共定、仓位共享、线路互补、场站共用等,全面提升中欧班列(成渝)市场化运营水平,提高海外议价和应对能力。

李牧原表示,这些年来中欧班列开行城市各自为战,未来两年这一格局会发生变化,会出现精品线路的整合,在东中西部地区各形成几个枢纽节点。

王国文对第一财经称,中欧班列应该形成几个集结中心,形成中转集运中心,提高内外贸结合,形成网络化的集配体系。这样才能降低总体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形成合理的规模经济。

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构建陆海联运、空铁联运、中欧班列等有机结合的联运服务模式和物流大通道”“优化中欧班列组织运营模式,加强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建设”。

日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中欧班列安全稳定高质量发展工作,强调要提升运行质量效益。加强枢纽节点建设,优化班列开行布局。开展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现代物流枢纽。

现在很多地区都在打造这样的枢纽。比如,西安市市长李明远就在两会上建议支持西安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

不过,李牧原表示,西部地区距离枢纽还有很大的距离,枢纽需要大量的中转量,至少30%的转运量,还要形成供应链的服务平台和物流资源的聚集区,而西部城市现在还只是大的节点,没有形成物流和供应链的分拨网络。

王国文还表示,要形成几个枢纽,但是枢纽的打造要遵循市场化规律,所以整个中欧班列应该有一个运营联合体,通过市场化的分配机制形成枢纽中心。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