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资管新规延期定了?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货币政策放弃“宽松幻想”

第一财经 2020-07-12 18:42:35

作者:杜川    责编:林洁琛

一些高风险影子银行死灰复燃,有的以新形式新面目企图卷土重来。

疫情影响之下,资管业务规范整改增加了难度,资管新规过渡期相关政策备受关注。

7月11日,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指出,当前,部分市场乱象有所反弹。一些高风险影子银行死灰复燃,有的以新形式新面目企图卷土重来。企业、住户等部门杠杆率上升。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房市股市,推高资产泡沫。

资管新规过渡期延期多久较为合适?疫情影响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如何防止影子银行回潮?货币政策如何平衡好防范系统性风险和稳经济、稳就业等挑战?

专家认为,随着经济企稳复苏,信贷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未来资金端宽松的政策举措强度和频度均将减弱。

资管新规延期势在必行

受疫情影响,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的进度缓慢,甚至有些银行的保本理财产品不降反升,市场非常关注资管新规过渡期相关政策。

7月10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举行的2020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央行办公厅主任周学东回应资管新规延期问题时表示,“因为今年疫情冲击,应该延期。但也有机构、学者建议不能延太长,可能延一年是比较合适的。”

根据2018年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资管新规过渡期到2020年底。

7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吴晓灵建议,应将资管新规过渡期在原有计划上延长两年。用2020年、2021年、2022年三年,平均每年约20%的速度去消化,是比较实事求是的。

对此,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表示,市场非常关注资管新规过渡期相关政策,有些人建议严肃市场纪律,严格执行资管新规,有些人建议延长过渡期一年、两年,都有各自不同的逻辑和道理。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在坚持资管新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密切跟踪监测资管业务规范整改的情况,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好相关工作,稳妥有序推进资管行业的整改与转型。

“各界对资管新规延长的建议比较多,但是无论是延1年、2年还是3年,对金融机构来说,关键是必须要转型。”周学东强调,再回到过去大搞表外业务、以钱炒钱、制造金融乱象是不可能的。

光大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认为,出于防范流动性风险、维持金融市场稳定、化解存量风险及鼓励新设机构发展等考虑,资管新规延期的确存有必要性。从监管角度,资管新规延期势在必行,且是一个系统性、存量资产整改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时间延长;需要配套出台一揽子政策,涉及产品移行、非标管理、风险控制等诸多方面。

防范影子银行回潮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最新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广义影子银行资产小幅增加1000亿元左右,升至59.1万亿元,这是两年半以来的首次增长。同时,因疫情导致的经济下行推高了影子银行资产占名义GDP的比重,由2019年底的59.5%升至60.3%。

如何防止影子银行回潮?银保监会近日发布《2020年银行机构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要点》,对理财产品划转等问题提出:需要关注理财业务过渡期整改不到位,未严格执行整改计划,理财老产品、同业理财、保本理财产品规模反弹,存量资产整改进展缓慢;母公司向理财子公司划转理财产品存在产品不合规、程序不规范、利益输送、调节风险指标等问题;理财新产品存在池化运作、投资非标资产出现期限错配、相互调节收益、刚性兑付、投向限制性领域、净值计量不准确、信息披露不到位、违背投资者适当性原则或违规销售等问题。

穆迪认为,宏观政策对经济复苏的支持将带动影子信贷的进一步增长。然而,由于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仍然是主要宏观政策目标之一,影子信贷不大可能快速反弹。

实际上,过去两年,监管大力开展影子银行治理,资管产品风险进一步收敛。

“委托贷款今年上半年减少了2300亿元,而去年和前年减得更多,去年上半年接近5000亿元。不规范的影子银行的规模明显在压缩,从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也能看得出来。”周学东称。

从目前看,根据“一行两会一局”共同建立的统计制度,资管产品包括八大类:银行的非保本理财、信托公司的资管产品、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资管产品、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的专户、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资管产品、保险的资管产品、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资管产品和公募基金。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资管产品的风险收敛体现为:一是同业交叉持有的占比持续下降,5月末资管产品的同业资金来源占其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49.8%,比年初下降了1.2个百分点;二是杠杆率(总资产跟募集资金的比例)回落,资管产品的负债杠杆率平均为107.7%,比年初回落了0.9个百分点;三是净值型产品占比持续上升,5月末净值型产品募集资金占全部资管产品募集资金的余额是60.3%,比年初高了4.9个百分点;四是非标准化的债权规模持续减少,5月末资管产品投资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规模同比下降7.6%,比年初多下降1.2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资管产品风险得到控制,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也发挥了更有效的作用。

央行数据显示,5月末,资管产品的底层资产配置到实体经济的余额是39.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了2.2万亿元,占全部资产的43.6%,比年初提高了0.6个百分点。从结构上看,新增的投向实体经济的底层资产主要是企业债券和股票等标准化的资产。

货币政策放弃“宽松幻想”

上半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33万亿元,同比多增2.3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这其中,资管新规也在优化社会融资结构、支持实体经济融资需求、避免资金脱实向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周学东表示,“资管新规不是说要把资管产品压没了,主要是压非标,非标穿透了就是信贷资产,也就是除了银行之外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在做信贷业务。银行做的理财产品投资出去,不放在表内,实际上是贷款,绕监管、绕规模,不按照表内资产控制和管理风险,是一个巨大的系统性风险。去年以来,贷款增长很快,但非标压了不少。有些从表外回到表内,占用的也是贷款资源,体现了贷款增长,是一个替代。”

孙天琦也指出,资管新规出台以来,一方面是资金脱实向虚、自我循环的现象得到遏制,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持续压缩;另一方面是净值型产品占比稳步上升,资管资金通过增加金融债、企业债投资的方式,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经济平稳向好的背后也离不开货币政策的支持。上半年,货币政策保持总量适度、流动性合理充裕,使货币信贷为经济复苏提供了足够的支持。另一方面,从近期操作看,各种政策均引导商业银行将资金用在“刀刃”上,防止资金“空转套利”,以尽可能防控金融风险。

7月11日,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指出,当前,部分市场乱象有所反弹。一些高风险影子银行死灰复燃,有的以新形式新面目企图卷土重来。企业、住户等部门杠杆率上升。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房市股市,推高资产泡沫。

当前,多项数据显露出中国经济强劲复苏的迹象。随着疫情有效控制以及经济恢复常态,货币政策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更好地平衡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

“下半年经济恢复正常,传统货币政策的作用可能会更加明显,我们进入了一个更加常态的状态。”央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郭凯指出,货币政策的立场仍然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强调适度,一是总量适度,二是价格适度。

近期,央行、银保监会召开的金融稳企业保就业座谈会上,强调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与市场主体实际需求保持一致。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央行对信贷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信用最宽松的时候已经过去。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认为,信用扩张未来要依靠实体的融资需求,供给端的政策红利要退出消失了。“现在企业部门基本恢复了正常的经营,现金流没有了问题,央行没有必要像过去一样实行非常态的、饱和式的宽信用政策。”

王一峰则认为,货币政策放弃“宽松幻想”。货币投放将由“总量充裕”向“总量适度”转换,通过改革办法推动存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不再过分需要通过“OMO-MLF-LPR”的传导机制,也不再过度需要通过降准来推动负债成本下行。未来资金端宽松的政策举措强度和频度均将减弱。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