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科创板 设立一周年之际,今天晚间,支付宝 母公司 蚂蚁集团 宣布,启动 上交所 科创板和港交所 主板 寻求同步发行上市的计划。蚂蚁金服 寻求IPO的估值 至少2000亿美元,或将挑战 茅台2.06万亿 市值第一的位置。根据 阿里巴巴年报,阿里巴巴 持有蚂蚁金服33%的股份,马云持股8.8%,拥有50%表决权;蚂蚁集团 定位于 普惠金融服务的科技企业,场景与支付、数字金融、科技服务 三大业务板块的联动,截至2020年3月31日,12个月期间,蚂蚁集团及其全球 9个 本地数字钱包 合作伙伴 所服务的 全球年度活跃用户数量 达到13亿,数字金融服务 贡献了50%以上收入;相关概念股 包括 阿里巴巴、阿里影业、阿里健康、云锋基金、高鑫零售店等。市场表现方面,港股 阿里巴巴 收涨0.34%,美股 阿里巴巴 盘前上涨近2%。恰逢科创板一周年之际,作为中国最大的金融科技企业,蚂蚁集团将首次上市地选在科创板,这释放出了什么信号?对市场有何影响呢?
随着港股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A+H上市企业数量显著增长
生态与数据正在成为大厂入局AI医疗的优势,也在将AI医疗的竞争推向深水区。
A股上半年新股数量及募资金额实现同比增长,
港交所CEO陈翊庭近期也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当前港股IPO排队企业超160家,仅5月就有40多家企业递表。
将从政策协同、服务协同、数据共享等方面开展合作,有力支持区域内流动就业人群、异地置业家庭等群体的住房消费需求,促进人才等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