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三角,对于一家企业来说,研发设在某处、销售设在另一处、制造则在第三个地方,这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了。就拿科大讯飞来说,在苏州的研发基地设有世界一流的声音处理实验室,而在拥有众多车企的上海,则可以设立销售公司。企业的地域界限早已不在泾渭分明。
对于产业园区来说,同样如此。十年前,上海漕河泾开发区设立了海宁分区,这是上海的开发区真正意义上“走出去”孵化而成的第一个对外异地投资合作项目,也是沪浙两地建成的首家跨省合作园区。但即便如此,一个汇集了大量高新技术产业的老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一个以皮革、纺织为主的县级市,该怎么融合?如何定位?双方依旧需要摸索。所幸,一切很快就走上了正轨。
从点到面到链,从跨界到无界,更大的空间已经被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