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如何使经济在恢复中达到更高水平均衡?政治局会议给出答案

第一财经 2021-05-01 08:44:38

作者:吴斯旻    责编:胥会云

当前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强调,要精准实施宏观政策,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不急转弯,把握好时度效,固本培元,稳定预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使经济在恢复中达到更高水平均衡。

对于当前国内经济复苏的现状,会议指出,要辩证看待一季度经济数据,当前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要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推动经济稳中向好,凝神聚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通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堵点,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称,从一季度GDP数据来看,虽然同比增长18.3%,为有季度数据以来最高,但该数据受去年同期低基数影响较大,且没有达到市场预计的高限。

“如果仅看同比数,我们容易得出中国经济存在较大正产出缺口、出现过热的结论。然而,这忽视了去年疫情冲击造成的数据幻觉。” 中银国际证券全国首席经济学家管涛称,剔除低基数的影响,经测算,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相对 2019 年一季度复合平均增长5.0%。这个速度于中国来讲,处于潜在产出增速的下限。同时,既低于去年四季度6.5%的同比增速,又低于2017至2019年同期分别为7.0%、6.9%和6.3%的增速。

对于当前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的问题,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告诉第一财经,这主要体现在经济复苏的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

他进一步表示,在需求端,一季度,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高,而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恢复缓慢。同时,今年年初,因疫情防控的需要,“就地过年”拉低接触性、聚集性消费服务业的复苏步伐。综合来看,一季度,消费的超预期恢复,与汽车消费拉动有关。

 4月22日,在位于山东潍坊的潍柴集团总装车间,工人在流水线上装配发动机。新华社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的两年复合平均增速分别为4.0% 和-4.1%,分别较2019年同期增速低了4.2和13.7个百分点。

对于会议中指出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堵点”,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认为,这主要体现在居民收入、服务业、低端消费、制造业投资四个方面。

“目前经济循环链条中恢复最弱的四个部分,却都是内需的核心持久力量,这些后续依然是今年结构性政策呵护和鼓励的部分,也是解决不均衡的关键目标变量。出口虽好,但出口决定权不在内部,是带有‘可遇不可求’色彩的外生变量。”她说。

王军进一步指出,近期,国际市场的诸多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或将对出口、制造业投资等方面造成的波动。

具体来看,他表示,风险点至少有三:一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国内制造业企业生产继续承压;二是国际供给端持续修复,出口的替代效应或会拖累后续出口增长;三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需求端恢复低于预期,叠加海外疫情的反复,国际需求的恢复也具有不确定性,或将拖累出口和制造业投资的景气程度。

宏观政策“不急转弯”

此次会议再次重申,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不急转弯。多名专家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这是符合预期和当前国内经济形势的。

“整体而言,并无政策巨变,基本维持了去年12月政治局、去年经济工作会议、年初两会的基调措辞的连续性,温和为主,针对‘不急转弯’的理解而言,我们认为略从‘转弯’向‘不急’倾斜。”张瑜称。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了2021年宏观政策不急转弯的主基调,要求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

4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李克强在会上提到,在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要兼顾当前和长远,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政策不“急转弯”,引导形成市场合理预期,推进改革开放,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今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对于会中有关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提法,在张瑜看来,措辞并无重大表述性和方向性变化,财政延续预算体现休养生息的基调,其中,会议提到的“发挥对优化经济结构的撬动作用”中的“撬动”一词,本身含义就是用小资金尽量有大效果;货币政策措辞稳健,全球大宗价格和国内工业物价走高之下,市场一直担忧货币政策会有明显收紧,至少现在来看总量政策层面并无过度收紧的意愿。

今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一直强调坚持稳字当头,货币信贷保持合理增长。不过,日前央行发布2021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均有所回落。其中,3月末,M2余额227.65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低0.7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0.2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873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例会删除了“不急转弯”的表述,引发业内广泛关注,这是否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将要“转弯”?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19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期间明确表示,货币政策不能急转弯。“货币政策是对宏观经济总量的调节政策,根据通货膨胀率、就业、经济增长等指标的变化来进行调整,从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来看,货币政策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同时强调,与货币政策相比,中国财政政策相对较弱,因此财政政策要承担更大的责任,要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于会中强调的“精准实施宏观政策”,王军分析称,这就意味着要结合当下经济形势,不能太紧,也不能过宽。其中,“不能过宽”,主要为应对输入性通胀,需注意防范流动性风险;“不能过紧”,体现在部分行业企业复苏的步伐还较为缓慢。

4月份以来,为进一步提振制造业及小微企业的发展,多部门相继出台扶持政策,确保宏观经济“不急转弯”。

4月2日,央行等五部门发布通知,为保持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减,确保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议定事项,决定进一步延长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政策,实施期限至2021年底。

4月25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2021年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指出,要继续加大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信用贷款投放力度,重点增加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中长期信贷支持。

“随着经济整体恢复的推进、企业效益的好转,企业的信心会慢慢得到增强,制造业提升的空间还是很大的,从未来讲,我们对制造业投资的恢复还是很有信心的。”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4月16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多名分析人士称,二季度以来,经济复苏的内生性动能将会加大,其中,消费和制造业投资将成为后续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此外,对于会中提到的“要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在王晋斌看来,一方面,要抓住国内疫情防控率先取得成效、国际疫情仍然严峻的这个时间差,另一方面,要抓住,在海外供需缺口、海外经济复苏补库的影响下,出口动能依然强劲的这个机遇期。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