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A股中的ESG领跑者:环旭电子是这样践行“可持续发展”的

第一财经 2021-05-10 14:36:17

作者:周艾琳    责编:朱逸

尽管指引尚未出台,但环旭电子早就走在了前面,截至2020年已经发布了第11本《可持续发展报告书》,旨在落实ESG目标,提升公司可持续发展价值。

ESG(环境、社会、治理)旨在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非财务信息进行披露,成了全球投资者愈发关注的事项。2020年港交所的ESG指引已引入强制披露要求,尽管沪深两大交易所的ESG指引文件尚未能发布,但各界普遍认为,未来一两年将是关键窗口期,ESG信披也将是A股上市公司面临的一大挑战。

尽管指引尚未出台,但环旭电子早就走在了前面,截至2020年已经发布了第11本《可持续发展报告书》,旨在落实ESG目标,提升公司可持续发展价值。

“如今对于国际投资机构而言,EPS的成长性仍可能占到投资决策的七八成,但二到三成已经联系到了ESG上。如今碳中和成了全球趋势,中国此前也已做出了‘30·60’的减排承诺,未来监管单位必然将出台ESG指引,监管层并不排除可能出台一些关于碳排放的惩罚性措施,这将对上市公司构成挑战。我们需要未雨绸缪,因为这一趋势也关乎我们的下一代。” 环旭电子董事长陈昌益表示。

未雨绸缪披露ESG

环旭电子为全球电子设计制造领导厂商,在SiP(System in Package)模块领域居行业领先地位,同时国内外知名品牌厂商提供D(MS)2产品服务:设计(Design)、生产制造(Manufacturing)、微小化(Miniaturization)、行业软硬件解决方案(Solutions)以及物料采购、物流与维修服务(Services)。公司销售服务与生产据点遍布亚洲、美洲、非洲及欧洲。

根据MSCI ESG行业实质性地图,就环旭电子所在的消费电子行业而言,ESG主要考察的方面包括:E——电子垃圾(11.4%)和清洁科技的机会(1.6%);S——化学安全(16.3%)、供应链劳工标准(14.8%)、负责任采购(11.4%)和劳工管理(5.2%); G——治理(39.4%)。

来源:MSCI,第一财经制作

“对于A股企业,最关键的就是先要进行披露,通过聘请第三方顾问根据行业进行针对性的ESG事项披露,而不是畏难或过于追求完美。随着未来监管单位对ESG指引的出台或其他标准的落地,企业可以不断修改完善。”陈昌益建议。MSCI也多次强调,完善信披是当前A股上市公司最亟需改善的方面。

对于ESG的重大事项,环旭电子都尽可能进行了主动披露。例如,在E(环境)方面,针对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的这一维度,环旭电子秉持“污染预防、持续改善”及“节能减废、有效使用”的原则,将废弃物减量与再利用列为公司政策,各厂区贯彻执行,并将其列为年度绩效指标。通过定期的数据记录、追踪,并监控使用与产出情况,加强对废弃物的有效管控。其中,有害废弃物类交由具许可之合格处理业者进行处理,非有害废弃物类经由许可之回收业者进行回收再利用,或是清运至许可之焚化厂处理。2020年废弃物回收率达85%。

清洁科技是考察企业未来E方面潜力的重要维度。在产品设计时,环旭电子依据绿色环保产品规格及环境化设计(Design for Environment, DfE)作业程序,考虑产品的潜在环境影响,并采用最新国际能耗法规(Energy Star 及 ErP)及各项环境指标(如材料使用、节能减碳和可回收性等),以降低产品生命周期对环境的负面冲击。2020年生态化设计产品(易拆解、可回收、省能源产品)占公司整体营收比例为 86%;而清洁科技产品营收占公司整体营收比例为 47.6%,未来公司也表示会持续投入研发提高清洁科技产品比例。

在S(社会)方面,针对化学品安全这一维度,环旭电子制订《化学品管理办法》进行源头管制,以期将化学品暴露风险降至最低,并且制定“绿色环保产品规格”,针对电子零部件及产品中所含的危害物质进行管控。使用符合HSF(Hazardous Substance Free)、RoHS、WEEE 、REACH要求的材料,而针对现阶段尚无技术取代的物质,制订了“禁用物质消灭计划”,以降低对人体健康与环境的负面冲击。

对于供应链劳工标准的维度,环旭电子建立《供应商评鉴制度及绩效考核办法》,以维护劳动者权益、保护环境并提供客户符合健康安全的高质量产品为前提,与供应商共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供应链。为提升整体供应链的竞争性,确保供应商能善尽企业社会责任,环旭电子遵循RBA(责任商业联盟)行为准则,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及稽核,稽核规范包含劳工、健康与安全、环境、道德规范及管理体系五大面向,评估要点包括保障劳动者权益、公平对待、合法的工时与薪资、环境管理等,要求供应链厂商确保员工权益,提升企业社会绩效。

负责任采购也是S方面的关键一环。环旭电子的控股股东于2015年加入RMI(责任矿产倡议)成为其会员,作为控股股东的成员之一,环旭电子开展供应链冲突矿产因应措施,要求供应商参照采买来自 RMI 合格冶炼厂名单为准则,以实现环旭电子无冲突矿产供应链的承诺及未来计划。

在劳工管理方面,环旭电子关注“人才”是伴随环旭电子持续成长的重要种子,环旭电子从“落实劳动者权益保障”、“健全的人才发展”、“完善的福利制度”、“和谐的劳资关系”四大方面建立员工幸福职场,通过RBA管理机制进行风险管理,并且与全体员工签订符合当地法规的劳动合同。

对于最后的G(治理),环旭电子从2020年起持续被纳入 “MSCI新兴市场指数”成分股及 “上证公司治理指数”成分股,并且获得上交所信息披露评级A的荣誉。此外,公司一向致力于稳健的运营绩效,经资源整合后,销售服务与生产据点遍布亚洲、美洲、非洲及欧洲,全球共有 27个生产基地。也是因应全球据点的扩张,企业风险控管及资安管理成为公司的重点项目,从 2020 年开始,公司导入营运持续管理系统及资安管理系统到全球主要厂区,并规划大陆厂区于五年内通过ISO22301及 ISO27001的验证。

碳中和下积极应对减排挑战

逐步实现碳中和已成全球趋势,中国的“30·60”目标加速了这一趋势。一直以来,气候变化领域是ESG下的一个小议题,但从去年开始,无论是公司CEO还是投资机构,都将气候变化列为单独的议题。

五年前在巴黎,各国同意将全球变暖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投资机构也纷纷跟进,承诺为投资组合“减排”。但如果今后企业不能做出进一步的根本性改变,符合条件的投资标的将急剧缩水。即使在乐观情况下,MSCI的模拟显示,在2020-2030年期间,符合2摄氏度升温路径的公司数量每年平均将减少5%左右。到2030年,符合条件的公司数量仅为原来的32%左右,相当于目前总市值的40%。

来源:MSCI

陈昌益也表示,面对如此大的转变,一些公司也必须逐步减少碳排放,以求继续获得资本支持。除了面临投资者的压力,上、中游企业还面临来自客户的压力。

对于一些跨国大型企业,其总部在环境方面的减碳承诺必定会施加到全球的工厂及供应链中。除了企业自身可控的范围一直接排放和范围二间接排放,企业也同时对自身供应链发起了问卷调查,要求位于中国供应链上的企业也能提供对应的碳排放信息。作为制造大国的中国,众多企业正是处于供应链的中、上游,环旭电子就是其中之一。

“事实上我们在2000年就成立了EHS部门,衍生到今天的ESG。最早时在电子制造领域最了解这方面的部门是QA(质量监控),但QA可以做的就是为品质把关。到了2010年,随着客人已经到了一定规模,对我们关于可持续方面的关心与愈发频繁,于是我们就决定着手做可持续发展报告,来让客户了解我们的全面情况。”陈昌益称。

目前,环旭电子每年都会披露“范畴一”到“范畴三”的碳排放量,走在了众多A股上市公司的前头。在温室气体排放的披露方面,城市温室气体核算国际标准(GDC)根据排放产生地的不同将排放归为三类。

据测算,环旭电子2019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77,169.32公吨(范畴一及范畴二),较2018年度增加21,942.46公吨。若以营业额分析,2019年每百万人民币营业额所产生二氧化碳排放量为4.85公吨,较2018年度增加0.37公吨。继2018年中国台湾草屯厂导入范畴三盘查后,于2019年,更进一步扩展至中国大陆厂区。

陈昌益介绍称,环旭电子自2018年起就购买绿电凭证来抵销公司的碳排放,大陆厂区已全数通过购买再生能源凭证达成100%绿电使用率,并制订中长期目标,例如:配合主要客户碳中和的要求,于生产该客户的厂区,预计在2022年达成 100% 使用直购绿电。公司全球工厂的绿电使用率也预计于2025年达到 85%。

环旭电子早早迈出第一步,是因为清楚地看到了全球对于气候变化、减排的态度已愈发严肃,甚至开始使用一些处罚性的条款来促使企业达标。例如,此前欧洲议会在全体会议上投票通过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议案,对欧盟进口的部分商品征收碳税,预计将从2023年起开始实行该机制;欧盟分类法已经于2020年6月正式在法律上生效,这就意味着,只有符合欧盟认可的标准引导低碳经济转型,企业才能称其项目为“绿色项目”。

沪深交易所尚未因气候变化问题对企业的碳排放进行强制披露要求,但事实上,港交所2019年12月修订的上市规则附录“ESG指引”已于2020年7月1日生效,增加了“强制披露”的内容。在环境范畴项下,新增“重大气候变化”层面的披露内容,并修改部分环境相关的KPI,例如排放量、能源住用、用水效益、减废方面。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