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今天(25日)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必须增强公众绿色低碳意识,倡导低碳消费,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
2021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公众参与低碳发展”论坛今天以线上方式在北京举办。
解振华在致辞时表示,气候变化是关乎人类生存和永续发展的安全问题。应对气候变化,需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共同应对。
中国科学院日前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53%,其对碳排放的贡献不容忽视。目前,公众端碳减排面临着分散、难以定量等诸多问题。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论坛上致辞
论坛上,“绿普惠云——碳减排数字账本”云平台首次亮相。该云平台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指导,北绿普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在消费端以数字化方式,为公众参与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参与路径和解决方案。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杜少中介绍,绿普惠云以该联合会《公民绿色行为碳减排量化》团体标准为依托,是第三方数字化绿色生活减碳计量底层平台,通过计算引擎将碳减排标准模型化输出,帮助企业量化、记录用户的碳减排行为,输出个人、企业、政府“三位一体”的碳账本,数字化动态展现所有个体和团体对碳中和的贡献。
减污降碳是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重要抓手。杜少中表示,通过这一云平台,有望实现商业激励、政策引导鼓励、减排量交易并行的综合性、可持续、市场化激励机制,在促进个人绿色生活和消费领域减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解振华说,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低碳宣传活动,提升了公众的低碳发展意识,扩大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力,取得了很大成效,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气候传播和公众参与宣传,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促进低碳意识转换为实际行动,加强国际合作。
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标志着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向全经济领域、全链条综合治理纵深推进。
获奖理由:欧莱雅(中国)开创性地将可持续发展从单一企业的内部议题,升级为多方共创的绿色生态联盟模式,并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从专业认知落地为广泛行动,为日化美妆行业提供了宝贵经验。
《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高端访谈》第三期节目专访上海海事大学的校长初北平教授。
荣耀的ESG实践已走出"政策合规驱动"的初级阶段,进入"战略价值驱动"的高级阶段。随着AI技术在无障碍创新、绿色制造提效等领域的进一步应用,以及供应链管理的持续深化,其有望在ESG领域形成更显著的差异化竞争力,为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