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经济学家预测:今年我国人均GDP将超全球平均水平

第一财经 2021-11-06 18:19:56 听新闻

作者:周芳    责编:杨志

这一阶段我国不仅内部有压力,人口红利在缩小,人口老龄化在加深,要素价格在上涨,区域城乡收入差价在扩大;外部压力也陡然加深,使得中国不得不重新思考新的发展路径。

“今年我国人均GDP就会超过全球平均水平,达到1.2万美元以上,这是继我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后,又一个里程碑式的飞跃。”6日上午,在华中科技大学“后小康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论坛上,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重庆大学教授姚树洁预测,2025年之前,我国人均GDP将进入“高水平”国家序列,届时全球只有16%的人口收入高于中国。

姚树洁说,过去40年,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8~2008年,这一阶段中国基础比较薄弱,从中央到地方都强调速度优先,这一阶段的GDP年均增速超过10%,这一阶段人口红利非常丰富,中低端制造和市场资源两头在外给中国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区间,这一阶段具有以非均衡发展促进高速度发展的基本特征;第二阶段可称为“协调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GDP增长速度告别了两位数,年均增速低于7%。

“这一阶段以2012年为分界线,持续至今。这一阶段我国不仅内部有压力,人口红利在缩小,人口老龄化在加深,要素价格在上涨,区域城乡收入差价在扩大;外部压力也陡然加深,使得中国不得不重新思考新的发展路径。”姚树洁认为,这条新路径就是通过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的方式,降低区域、城乡差距,释放发展潜能。

姚树洁对后小康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给出几点建议: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生产、生态、社会、文化效益提高及统一,利用大数据、新能源、智能化等新兴工业革命,促进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沿,以及社会服务高质量均等化发展,缩小相对贫困,阻断贫困传递。

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实进一步表示,在协调性均衡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是后小康时代的重要使命。高质量发展就要强调创新、创造,特别要激发内生活力,包括企业和个人的创造力。

均衡发展就要缩小城乡收入和发展差距。李实认为,当前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农村的土地制度问题和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土地制度的改革已经成为解决城乡融合发展以及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杨玲:稳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大V看两会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

19 03-10 12:51

冯毅:“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 的双轮驱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 大V看两会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全方位扩大内需”提升至首要任务,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逻辑从“投资驱动”向“需求拉动”的战略转型。

80 03-08 10:18

田轩:对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理解(二):初心、创新和信心 | 大V看两会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以民生为导向,通过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同步,重点关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同时加强科技创新和金融支持,促进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并深化资本市场改革。

49 03-07 19:00

孙文华:从量到质:2025年金融政策的“积极防守”战略与新时代经济逻辑 | 大V看两会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金融政策体现了“积极-防守”的思路,特别是“积极”的方面,强调了资本市场的平台作用、服务实体经济、精准支持新质生产力培育等战略。

42 03-07 16:22

张军:如何认清我们经济政策的取向?| 蛇年经济展望

由于经济总量的扩张相对有限,在几乎所有的行业,生存竞争的压力骤增,不仅被流量经济和数字平台替代的传统商业模式和业态面临巨大的调整和转型,就连已有的网购数字平台巨头也会被更新兴的业态竞争。

521 02-04 10:57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