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深度剖析复苏进程延续的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下)

2022-01-10 17:31:52

作者:刘元春    责编:张健

从企业绩效指标看,随着经济逐渐走出疫情冲击下的低迷状态,企业利润额出现大幅增长,亏损面和亏损额显著缩小,资产负债率下降。

企业绩效、居民就业、政府收入全面改善,微观基础得到进一步修复

从企业绩效指标看,随着经济逐渐走出疫情冲击下的低迷状态,企业利润额出现大幅增长,亏损面和亏损额显著缩小,资产负债率下降。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6051亿元,同比增长49.5%,两年平均增长19.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01%,同比提高1.20个百分点。1-8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7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个行业扭亏为盈,1个行业持平,2个行业下降。工业企业亏损家数同比减少3.7%,亏损企业亏损额减少10.1%。

企业绩效的显著改善,有利于企业投资的复苏和债务风险的化解。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同比增长9.1%,负债增长8.2%,所有者权益增长10.4%,资产负债率为56.3%,环比降低0.1个百分点,同比降低0.5个百分点。

从居民就业形势看,随着经济稳步复苏,城镇调查失业率显著下降,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今年以来,稳就业、保就业和促就业等多维度同时发力的就业优先政策,很好地起到了稳定就业形势的效果,加上经济稳健恢复带来的用工需求的增加,新动能加速成长带来的更多的新增灵活就业岗位,多重有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促成了稳定的就业形势。1-9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4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95.0%。9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4.9%,既低于2020年同期的5.4%,也低于2019年同期的5.2%;就业人员每周平均工作时数47.8小时,既高于2020年同期的46.8小时,也高于2019年同期的46.7小时。其中,25-59岁人口的失业率为4.2%,处于2018年1月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16-24岁人口的失业率为14.6%,相比2019年同期的13%仍然偏高,但低于2020年同期的15%,且处于下降进程中。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有力支撑了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10.4%,两年平均增长7.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同比增长9.7%,两年平均增长5.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可支配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有利于消费潜力加速释放。

从政府收入看,随着经济复苏,公共财政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明显改善。1-8月份,公共财政收入累计同比增长18.4%,其中税收收入累计同比增长19.8%;同时,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同比增长14.2%,均较去年同期明显改善,也反映了经济基本面好转。政府各项收入的提高,既有利于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的化解,也进一步提高了财政政策空间和未来应对风险冲击的能力。

不过,从边际上来讲,随着三季度宏观经济放缓,公共财政收入特别是地方本级财政收入增速明显放缓,9月份当月同比出现负增长。

宏观经济景气度整体走弱,先行指标下行,外汇与股票市场依然稳定

从先行指标来看,各类先行参数下滑,表明中国宏观经济景气度边际回落,而且结构性指标显示趋势性回落比较明显,经济下行压力比参数反映的更大。

制造业及服务业PMI指数由强走弱。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6%,这是自去年3月以来首次降至荣枯临界值以下,显示制造业景气水平回落。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低于临界点。8月份,服务业PMI指数一度跌入荣枯临界值以下至45.2%,9月份虽有反弹,但相比上半年明显较弱。

深入考虑PMI参数的结构性变化,PMI和非制造业PMI主要依靠投入品价格和销售价格参数居高来支撑,而对于未来发展更为重要的新订单和出口新订单都在枯荣线以下。

PMI新订单指数趋势性回落,进入紧缩区间。3月份以来,PMI新订单指数开始高位回落,8月份起跌入50%的荣枯线之下,10月份为48.8%;新出口订单指数同步回落,10月份为46.6%。对比新订单指数与新出口订单指数下滑,内需市场需求进入关键阶段。

从需求端来看,消费者等几大微观主体的预期参数自2季度回落明显,政策没有较大调整难以在短期扭转下行的局面。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的走势,下半年以来先行指数、一致指数、滞后指数已经全部下行。与以往周期所不同的是,三者发生转折的顺序则是滞后指数在前、先行指数在后,这表明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逻辑与以往时期存在本质区别,对于当前经济形势的认识和下阶段的判断绝不能简单化处理。

受出口强劲支撑,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9月份,官方外汇储备为32006亿美元,比2019年同期增加1082亿美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2019年同期的7.07大幅升值至6.49。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升值反映了中国经济基本面的不断改善,也反映了国际市场对人民币币值稳定的信心。

股票市场总体稳定,股权融资功能增强。截至2021年10月18日,上证综合指数、深证综合指数、沪深300指数分别较2019年底上涨17.0%、39.4%、19.0%。上证A股总市值较2019年底增长30.4%,平均市盈率从14.3倍提高至16.3倍。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规模快速增长,2020年达到8923亿元,比2019年增长1.6倍,2021年前三季度为8142亿元,比2020年同期增长33.5%。

总体来讲,当前经济复苏依然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上半年中国经济较为强劲的增长为完成全年预期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三季度以来出现的新一轮经济下行压力,意味着经济复苏基础还不稳固、复苏进程还面临不确定性。从谨慎乐观的角度讲,在供给面全面修复、外需依旧稳健的情况下,只要宏观政策重新调整定位,使得内需加速提升、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必将不断增强,中国宏观经济也将重回稳健复苏轨道。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

内容来源:CMF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21-2022)——疫情反复与结构性调整冲击下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