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几乎没有差别。即便对比企业的销售策略,大家也看不出优劣。相比之下,可为什么只有我们公司的业绩还没有好转呢……”
亏损企业的老板和员工,一定常常抱有这样的困惑。
的确,业绩不好的企业,或许在表面上和它的竞争对手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可是,业绩好转的企业和业绩持续不佳的企业,在企业内部、经营者的思维以及员工的行动上都有着天壤之别。
企业内部的不同不仅表现在日常业务的开展方式、经营者及员工的言行等大的方面,在最容易被人忽略的细小之处也能看到。
我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总结出“企业扭亏无望的19个表现”。请对比查看你的企业有无这些表现。
管理者不作为,即有管理者,但管理者不起任何作用
企业发展目标、经营目标不明确
组织复杂,经营方式不合理、不便捷
管理层逃避责任,把责任推卸到下属员工身上
员工缺乏干劲,不知道该做什么
员工不清楚薪水如何产生
企业优劣势不明确
管理层缺乏战略性思考,不知道该如何让企业处于优势
搞不清楚市场、竞争、消费者、顾客在哪儿,销售手段差,产品生产能力弱
管理层无法制定出盈利方案
营销能力不敌竞争对手
销售欠款要不回来
管理层对出勤漠不关心,缺乏对员工的出勤管理
很多员工不遵守职业规则
拉帮结派的思想蔓延
浪费严重,企业员工没有成本意识
给顾客的体验差,口碑不好
员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会从长远角度考虑问题
管理层对变化反应迟钝,发现问题时往往为时已晚
你的企业符合以上几条呢?通过这份对照清单,我们就能明白有的企业为什么会业绩不好了。可以说,符合以上的表现越多,企业业绩好转的可能性就越低。
企业经营者如果无法扭转亏损局面,也可以说是因为他们对经营好企业的热情不够。
当然,没有一个经营者不希望提高销售额,但他们又容易以“因为行业不景气,销售额上不去也是没办法的事”“资金短缺,小企业赢不过大企业”等当作借口来自我安慰,他们欠缺一种主动努力打破亏损局面的意识。企业亏损的一个特征是经营者和员工格局小。
如果企业经营者秉持“只要自己和自己的企业好就行”的观念,那无论经营者怎样掩饰这一狭隘观念,外界最终也一定会看破其居心。
如此一来,经营者会失去下属、客户的信任,最终被大家抛弃。
缺乏企业规划能力和销售能力也是企业致命的亏损根源。不管企业的产品、服务多么好,如果销售能力不行,就无法产生利润。
同样,即便企业有能力很强的销售人员,如果没有好的产品、服务,顾客也不会买账。
总之,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如果企业经营者不善于合理利用人才,导致员工牢骚满腹,也很难摆脱困境。刻板的人事制度限制人才施展才华,或人才即便发挥了能力也得不到企业认可,优秀的人才和这样的企业就会渐行渐远。
当然,一个缺乏优秀人才的企业更难以实现逆转。也就是说,亏损的企业一定存在着导致亏损的原因。
如果你的企业出现了以上问题,请你务必提高警惕。
浦东力争“十五五”期末培育400家出海先锋企业、100家出海企业总部
鼓励企业利用专卖店、快闪店、集合店、电子商务、社区团购等新业态新模式,扩大外贸产品内销规模。
中国稀土企业将按照公告要求,强化合规贸易,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确保相关物项不被用于军事目的或敏感领域。
暂停1家美国涉事企业高粱输华资质,3家美国涉事企业禽肉骨粉输华资质,并暂停2家美国涉事企业禽肉产品输华。
意见要求,发展改革等部门要持续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清理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配合有关部门推动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