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4月18日发布中国经济一季报,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比2021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3%。对此,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表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已经在产业结构数据和最新时序数据上有所体现,三大增长引擎均不同程度面临挑战,建议政策“发力靠前”,延长提效。
下半年虚实复苏可能相对比较均衡。
国家统计局6月15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6.7%,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9.6%,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中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认为,5月份宏观经济数据较4月份有所修复,但幅度有限。尤其是房地产本身的信用风险和资金链状况,仍不容乐观。
国家统计局6月15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6.7%,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9.6%,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随着疫情形势整体好转和稳住经济一揽子举措的落地实施,5月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出现边际改善,国民经济运行整体呈现恢复向好趋势。同时也要看到,消费处于负增长,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挑战不少。
国家统计局6月15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6.7%,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9.6%,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5月主要指标呈现边际改善,国民经济呈现恢复势头。展望6月,明明认为,各项政策的落地和实施还需进一步的加强,有力的托底和刺激经济增长。
我们在《20220401二季度宏观经济报告》中便预估疫情影响将造成二季度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二季度GDP可能是全年低点,但四、五月份东北、华东等多个重点城市疫情高位发展,对经济的冲击超出预期。 我们根据高频数据表现,预计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增加值均可能有较大幅度好转,同比分别为-5.5%、-0.4%左右。30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月份同比降幅收窄,我们认为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有望在5月见底,约为-22.6%。商品房销售市场回暖较慢、工业企业利润承压,5月份房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依然有下行压力;5月份专项债发行力度为近年高点,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可能比上月有所好转,5月份固定投资可能较4月份小幅下降至5.4%左右。 随着疫情监测预警机制成熟,疫情可以得到更好控制,工业生产与消费有望逐渐恢复至疫情前水平。5月份扶持性政策全面发力,前有央行首套房贷“两连降”,后有5月23日国常会6方面33条政策,5月底执行层面政策密集出台,6月份政策逐渐落地,效果可能初步见效,二季度GDP同比增速或在1%-3%之间,下半年经济有望迎来“华丽转身”。 正如路途中的山重水复,疫情的冲击是暂时的,下半年复工复产,经济有望进入快速恢复期,全年GDP有望迎来“柳暗花明”,努力实现全年目标。
第一财经
APP
第一财经
日报微博
第一财经
微信服务号
第一财经
微信订阅号
第一财经
VIP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