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周三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涨幅较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创去年12月以来新高;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8.0%,涨幅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连续六个月回落。中航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CPI略超出市场预期,但仍属于温和可控区间,而PPI的持续回落,显示外部输入性通胀压力已经见顶,整体通胀压力减缓,也为更多稳增长政策的推出,提供了相对有利的环境。
统计局公布5月通胀数据显示,5月CPI同比上涨2.1%,预期上涨2.2%,前值上涨2.1%。PPI同比上涨6.4%,预期上涨6.3%,前值上涨8%。中航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相较于海外,煤炭价格成为压制PPI上涨的定海神针。
本月CPI环比下降0.2%,为今年以来首次下降;同比上涨2.1%,涨幅与上月持平。本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3%,涨幅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食品价格涨幅是2020年10月以来的新高,对CPI上涨形成了主要贡献。5月国内疫情形势整体好转,消费供求总体平衡,相关食品价格环比下降,同比涨幅回落。随着鲜菜大量上市,疫情好转、物流运输更加通畅,本月鲜菜价格环比下降15%,同比涨幅回落12.4个百分点至11.6%。
首先,PPI同比数据的持续回落,主要是因5月国内商品保供稳价政策效果显现,以及去年同期基数影响,黑色等国内定价品种价格持续回落。其次,从PPI环比数据来看,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首先,从CPI同比数据来看,食品价格上涨2.3%,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42个百分点。此外,非食品价格上涨2.1%,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68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与上月相同。其次,从CPI环比数据来看,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9%转为下降1.3%,影响CPI下降约0.24个百分点。
国内局部疫情限制餐饮类消费及服务业的复苏,核心CPI上行空间受限,后续价格压力集中在食品和能源项下。
2022年5月10日第一财经中国高频经济活动指数(YHEI)为0.86,相比一周前上升0.07。
第一财经
APP
第一财经
日报微博
第一财经
微信服务号
第一财经
微信订阅号
第一财经
VIP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