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周三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涨幅较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创去年12月以来新高;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8.0%,涨幅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连续六个月回落。中航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CPI略超出市场预期,但仍属于温和可控区间,而PPI的持续回落,显示外部输入性通胀压力已经见顶,整体通胀压力减缓,也为更多稳增长政策的推出,提供了相对有利的环境。
①美国5月CPI低于预期 通胀压力缓解;②“新债王”冈拉克唱多新兴市场 看空美元;③黄仁勋:量子计算临近拐点 数据中心将成为“AI工厂”。
在物价水平持续偏低背景下,下半年推动物价水平合理回升会成为宏观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也将为财政加力促消费扩投资及央行进一步降息打开空间。
核心CPI总体呈现稳中有升态势,反映出宏观政策效果显现,国内需求扩大对价格拉动作用增强。
能源价格环比下降1.7%,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3个百分点,占CPI总降幅近七成。
本周美国将公布5月通胀数据;欧元区贸易和工业生产以及英国GDP数据也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