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金融业ESG】金融引领生物界和谐共存:生物多样性视角的金融风险管理

第一财经 2022-06-08 19:00:49

作者:未来金融    责编:张健

近几十年来,国际社会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生物多样性相关的金融风险类型 类似于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和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对于气候风险的分类方法,生物多样性相关的金融风险主要分为两类,即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物理风险是指经济活动依赖的生态系统服务退化或丧失所带来的风险。生态系统服务退化或丧失会对依赖这些服务的行业、企业造成影响,如渔业、林业和造纸业、农业、水电行业等,导致企业收入和利润减少,甚至是亏损或倒闭,进而引起金融资产减值乃至清零等金融风险。

1. 背景

经济活动和金融资产都依赖于生物多样性和环境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可能对经济和金融稳定带来重大风险。近几十年来,国际社会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1992年6月,联合国通过《生物多样性公约》,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最大限度地保护地球上的生物资源,目前共有196个缔约国。中国作为最早的缔约国之一,大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

2021年,中国成功承办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并暂定于2022年第三季度召开第二阶段会议,会议将制定未来十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生物多样性公约》提出的愿景为:使生物多样性丧失加剧的趋势在2030年稳定,到2050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金融领域,2022年3月24日,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联合国际可持续金融政策研究与交流网络(INSPIRE)发布了《央行、监管机构与生物多样性: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行动议程》,建议并呼吁各国央行和监管机构采取措施应对生物多样性风险。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毕马威一直在积极采取行动。

 

2021年10月,由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国际金融论坛(IFF)等机构联合发起的生物多样性金融伙伴关系在北京正式启动,向全球发出《生物多样性金融伙伴关系全球共同倡议》。毕马威鼎力助阵并作为首批成员加入“生物多样性金融伙伴关系”。

2. 生物多样性风险评估

生物多样性相关的金融风险类型

类似于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和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对于气候风险的分类方法,生物多样性相关的金融风险主要分为两类,即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
 
物理风险是指经济活动依赖的生态系统服务退化或丧失所带来的风险。生态系统服务退化或丧失会对依赖这些服务的行业、企业造成影响,如渔业、林业和造纸业、农业、水电行业等,导致企业收入和利润减少,甚至是亏损或倒闭,进而引起金融资产减值乃至清零等金融风险。
 
转型风险是指为减缓或扭转经济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所采取的措施,可能会对经营活动主体造成风险。比如,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政策颁布、技术的更新、消费者偏好的改变等,企业经营活动可能因此减少或终止,进而引发破产或违约风险。

生物多样性风险的评估框架

生物多样性风险通过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的形式,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经济主体。在微观层面上,可能通过供应链对家庭、企业(包括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国家或政治实体等造成影响。在宏观层面上,生物多样性相关冲击会影响一个国家的汇率和债务的可持续性、全球商品价格、GDP增长前景等等。

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需要综合评估生物多样性风险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大小,并采取措施对生物多样性风险进行管理。

3. 生物多样性风险管理的挑战

虽然生物多样性风险与气候风险有类似的评估思路,然而实际操作层面,生物多样性风险评估在度量指标、基础数据、情景设定等方面面临更大的挑战。

在度量指标方面,关键挑战是缺乏和气候变化相关的生物多样性度量指标,类似于气候风险管理领域的二氧化碳当量指标。生物多样性足迹评估方法是很好的尝试,但目前尚未形成统一可量化的生物多样性度量指标。

在基础数据方面,生物多样性风险相关数据积累较少,无法对生物多样性评估提供有效支撑。同时,度量指标的缺乏也导致生物多样性数据收集工作无法形成统一有效的收集标准。

在情景设定方面,生物多样性风险的不确定性和非线性,使得难以构建一致全面的生态系统未来情景;其次,如何确定合理的情景分析时间范围也需要更多讨论;最后,长期而言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情景需要综合考虑,但目前尚未有成熟实践。

4. 建议

对于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而言,尽管监管机构尚未出台具体的监管文件,但金融机构应开始将生物多样性风险纳入管理框架,逐步建立生物多样性风险管理和评估流程。具体而言,毕马威的建议如下:

1) 金融机构应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长期战略中,逐步减少与生物多样性负面影响高的行业和活动相关联的投融资,条件允许的可尝试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以及落实目标的时间线。

2) 金融机构可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制度工具,完善生物多样性风险的管理与评估流程,可参考的工具如下:

a. 投融资活动排除清单,明确金融机构避免投资的生物多样性相关企业或经济活动类型;

b. 重要生态区域禁入政策,限制对法定保护的生态区域和其他敏感生态区域的投资;

c. 强关联行业的特定信贷政策,针对高度依赖和严重影响生态系统的行业制定专门信贷政策,进行重点管理。

3) 完善授信管理流程。在尽职调查、信贷审批流程中,加入生物多样性风险的评估要素,通过监测预警等方式,监督投融资项目的生物多样性风险。

4) 积极跟进或参与生物多样性风险管理的监管文件制定进程,加强情景分析与压力测试方法探索,识别金融机构自身在生物多样性风险管理中的主要问题,为监管机构制定相应政策提供可参考的业界实践。

 

【本文主要作者】

 曹劲 毕马威中国 金融风险管理咨询主管合伙人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5月1日起实施 457家上市公司将强制披露

5月1日起,沪深北交易所将正式实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作为A股首个统一、标准、实用的ESG披露标准,指引将引导和规范上市公司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或《上市公司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指引覆盖需强制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约457家,这些公司应最晚在2026年首次披露2025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04-25 10:13

ESG投资进入关键期,中英在挑战中探索可持续金融合作

04-24 15:37

联合国官员谈 ESG20 年:在争议中成为企业“必选项”

ESG作为企业战略和运营的重要支点,是企业构筑更有韧性、坚不可摧的可持续领导力的关键,这与中国政府所倡导的新质生产力有着相同的内涵与外延,共同强调了环境友好的、高质量的、可持续的未来建设。

04-18 23:41

李蓉|“ESG+20可持续发展领导力系列访谈”联合出品方寄语

ESG不仅触发企业关注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维度,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传导到市场变革的持续进程中。在此期间,媒体应当担负起推动创建可持续发展话语体系的职责。

04-18 22:44

赵珺|“ESG+20可持续发展领导力系列访谈”联合出品方寄语

面向全球讲好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故事、可持续发展故事,为全球其他国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04-18 22:40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