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6月,美股市场呈现持续调整态势,标普500指数从1月的历史高点跌超20%,确认进入熊市。投资者一直在试图判断美股是否已接近触底或何时触底。
美股持续走弱的原因是什么?当前处于怎样的估值区域?对A股市场有哪些影响?一财号征集了一财号大V观点,为您解读美股持续下挫背后的意义。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荀玉根:短期内美国经济“硬着陆”的概率还不大
短期内美国基本面衰退概率较低,因此本次美股下跌演变为大熊的概率也较小。此外从基本面的角度分析,历史上美股走熊的标志是美国宏微观基本面衰退至“硬着陆”,其中GDP同比负增的现象平均会持续约2个季度,而目前来看短期内美国经济走向这种“硬着陆”的概率还不大。
美国股市在最近两周显著下跌,主要原因是美国国债真实利率的显著抬升。而带动美国国债真实利率上升的是美联储的“缩表”。美联储的抛售推升了美国国债真实利率,进而给美国股市带来了巨大压力。可以说,近期将美股吓倒的是美联储的缩表。
如果现在就说美股已经见底,为时尚早。考虑到美国通胀有较大概率在下半年逐级降温,基于历史的经验,美股大概率会在10月见底。
过去十几年的经验是A股对美股跟跌不跟涨,但是过去几周美股大跌,A股却走出独立上涨行情,这主要源于美国本月开始进入缩表周期,3个月后的缩表上限将达到每月950亿美元,届时数量型工具的冲击将使流动性持续收紧。
《GENIUS法案》以及美元稳定币的名正言顺并不仅仅代表美国政府对本土金融创新的促进,背后还寄托着其更深远的金融战略布局。
尽管日本没有加入“抛售美国”交易,但美元资产对日本投资者的吸引力已明显下降。
美元稳定币的发展或增强美元在全球货币中的地位,其他国家应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
长期来看,美国可持续化债的路径在关税冲击下均存在结构性掣肘,债务风险虽未立即爆发,却已具备“不可持续”的内在条件,信用评级下调或许只是这一结构性问题走向显性的开始。
声明表示,鲍威尔并未讨论他对货币政策的预期,只是强调政策路径将完全取决于即将发布的经济信息及其对经济前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