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7月经济数据积极与消极因素分析 | 热点观察

第一财经 2022-08-19 18:24:24

作者:刘昕    责编:马绍之

7月宏观经济数据陆续出炉,其中有积极的信号也有消极的信号,从整体来看,7月宏观经济表现较6月有所走弱。

摘要

1. 7月宏观经济数据陆续出炉,其中有积极的信号也有消极的信号,从整体来看,7月宏观经济表现较6月有所走弱。

2.从积极的信号来看,7月整体城镇调查失业率小幅下降,由5.5%下降至5.4%;工业增加值与服务生产指数的累计同比均较6月有所改善,7月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3.5%和-0.3%;基建投资是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推动力,7月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上升至9.6%;消费进一步改善,累计同比增速由-0.7%上升至-0.2%;在海外需求走弱的背景下,我国出口表现依然亮眼,7月出口累计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至14.6%。

3.从消极的信号来看,7月PMI中的生产和需求双双走弱,由6月的50.2下降至49.0;16-24岁人口的青年失业率上升至19.9%;除基建外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下滑,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6月的3.5%下降至7月的2.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由6月的-5.4%下降至7月的-6.4%;房地产行业仍处于周期底部,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由6月的-34.4%进一步下滑至7月的-36.1%;进口累计同比增速小幅下降至5.3%;7月新增社融大幅低于预期,仅为7561亿元,较6月的5.17万亿元大幅下滑。

4. 7月总体失业率有所下降,但青年失业率进一步上升。原因包括:1)毕业季叠加疫情冲击推高了青年人失业率;2)青年人更多倾向于稳定性比较强的岗位,求职期待和现实岗位需求存在落差;3)企业在招聘上更加保守,更加倾向于招聘有经验的员工。

5. 房地产投资低迷,基建是年内拉动我国投资增速的主要驱动力。年内,中央财经委员会、国务院常务会议等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包括3000亿元政策性银行金融工具以及8000亿元政策性金融贷款额度。根据我们的测算,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年内将撬动约7500亿的基建投资,拉动年内基建投资增速上升约4个百分点。

6. 疫情抑制消费潜力,消费刺激政策仍需加码。7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略有改善,但仍处于负增长区间,餐饮依然是拖累社零低增长的主要因素。多地已公布消费券规则,我们分别对上海和天津的消费券进行测算,我们预算年内上海和天津消费券对于当地新增社零的拉动幅度分别为0.13个百分点和0.6个百分点。消费刺激政策仍需进一步加码。

正文

近期,7月宏观经济数据陆续出炉,其中有积极的信号也有消极的信号,从整体来看,7月宏观经济表现较6月有所走弱。

从积极的信号来看,7月整体城镇调查失业率小幅下降,由5.5%下降至5.4%;工业增加值与服务生产指数的累计同比均较6月有所改善,7月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3.5%和-0.3%;基建投资是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推动力,7月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上升至9.6%;消费进一步改善,累计同比增速由-0.7%上升至-0.2%;在海外需求走弱的背景下,我国出口表现依然亮眼,7月出口累计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至14.6%。

从消极的信号来看,7月PMI中的生产和需求双双走弱,由6月的50.2下降至49.0;16-24岁人口的青年失业率上升至19.9%;除基建外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下滑,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6月的3.5%下降至7月的2.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由6月的-5.4%下降至7月的-6.4%;房地产行业仍处于周期底部,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由6月的-34.4%进一步下滑至7月的-36.1%;;进口累计同比增速小幅下降至5.3%;7月新增社融大幅低于预期,仅为7561亿元,较6月的5.17万亿元大幅下滑。

1、7月总体失业率有所下降,但青年失业率进一步上升

就业问题是今年中国宏观经济的重点,国常会屡次提出“稳经济大盘就是稳就业、稳物价”。今年受疫情影响,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较往年略有上升,7月城镇调查失业率较6月下降0.1个百分点至5.4%。

分年龄段来看,16-24岁人口的失业率7月进一步上升0.6个百分点至19.9%,而25-59岁人口的失业率7月下降0.2个百分点至4.3%。我国24岁以下及24岁以上人口的不同就业表现反映出结构性的问题。

首先,毕业季叠加疫情冲击推高了青年人失业率。7月正值毕业季,大量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然而部分企业受到疫情冲击,生产经营仍未恢复,吸收就业能力有所下降。尤其是青年人就业占比较高的第三产业恢复缓慢,制约了青年人就业。

其次,目前青年人进入到劳动力市场,更多倾向于稳定性比较强的岗位,求职期待和现实岗位需求存在落差,也影响了青年人的就业入职。

最后,企业在招聘上更加保守,更加倾向于招聘有经验的员工,导致25-59岁人口失业率的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从就业人员平均每周工作时间来看,7月由47.7小时进一步上升至48小时,这表明在企业招聘倾向偏向保守的背景下,新增就业职位较少,就业人员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随着下半年经济的复苏,企业招聘倾向有望从保守转为积极,带动失业率进一步下降。

2房地产投资低迷,基建是年内拉动我国投资增速的主要驱动力

7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6月小幅下滑,由6月的6.1%下降至5.7%。自2020年新冠疫情肺炎暴发之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一直未完全补足疫情所带来的缺口。通过季调环比所编制的固定资产投资指数来看,在没有疫情的情景下,若2020年后延续2019年的增长趋势,则到2022年7月,固定资产投资指数将达到118.0,而目前实际的固定资产投资指数为94.1,两者之间的差距大约为20%。

从年内来看,在投资领域,房地产投资与基建投资的走势愈发分化,而7月的数据则延续了这一趋势。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增速由6月的-5.4%进一步下降至-6.4%,已是去年3月以来连续第16个月增速连续下滑。7月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9.6%,为年内连续第2个月上升。

房地产投资下滑具有周期性和结构性双重因素。从周期性因素来看,房地产投资增速自2020年疫情之后,在宽松的金融政策和监管政策下,起到了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并于2021年2月到达周期顶部,随后回落。从结构性的因素来看,自2020年下半年起,央行、住建部、银保监会等部位加强了对于房地产开发商的监管,通过设定“三道红线”来制约房地产开发商的融资规模扩张。在此监管措施下,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难度有所上升,在今年奥密克戎疫情的冲击下,多地商品房销售暂缓拖累了房地产开发商的回款速度,对于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形成新的打击,并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楼盘停工与购房者停贷事件。虽然目前各地房地产纾困政策频出,针对购房者也实施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包括放宽限购限贷、放宽户籍社保条件以及公积金支持政策等,但要恢复房地产行业的整体信心并反映在房地产开发投资数据上仍需要一段时间。

年内,中央财经委员会、国务院常务会议等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是拉动基建投资增速不断上升的主要驱动力。例如,4月中央财经会议提出“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进一步盘活基础设施等存量资产,拓宽社会投资渠道,扩大有效投资”等。

从下半年来看,此前国常会所设立的3000亿元政策性银行金融工具以及8000亿元政策性金融贷款额度将对拉动基建投资发挥更大的作用。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大幅前置,8月底前专项债已基本使用完毕,为弥补资金缺口,6月29日国常会提出“设立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但不超过全部资本金的50%,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叠加6月1日国常会所提出的“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信贷额度”,有望撬动更多市场化资金作为基建投资的配套资金。根据我们的测算,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年内将撬动约7500亿的基建投资,拉动年内基建投资增速上升约4个百分点。

3、疫情抑制消费潜力,消费刺激政策仍需加码

7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速为-0.2%,较6月的-0.7%略有上升,但仍处于负增长区间。与投资类似,我国消费增速自2020年疫情之后就存在缺口。我们通过季调后的环比数据来编制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数,若没有疫情的情景下,即2020年后延续2019年的增速趋势,则2022年7月指数读数为129.2,目前实际读数值为116.4,缺口为9%左右。

我们可以观察到,自今年3-5月奥密克戎疫情在上海造成严重冲击之后,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恢复速度较为缓慢,反映在其较为平坦的斜率。从社零分项来看,7月商品零售累计同比增速上升0.4个百分点至0.5%,餐饮累计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至-6.8%,实物网上零售累计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至5.7%。从数据上看,餐饮虽然边际有所改善,但仍然是拖累社零低增长的主要因素。

社会消费的增长同时也与交通出行息息相关。从全国35城交通拥堵指数来看,7月指数均值由6月的1.61下降至1.60,8月全国疫情多点暴发,包括海南、西藏、新疆在内的多个旅游地区暴发新增疫情并发现BA.5毒株,交通拥堵指数在8月以后快速下降,截至目前指数已降至1.45,这将拖累后续8月社会消费的表现。

近期,已有多地通过发行消费券的方式来拉动地方消费。上海市商务委今日推出10亿元消费券,将在8月下旬至11月下旬期间分三次发放。从上海消费券的模式来看,基本都以“满100元以上抵50元”、“满50元以上抵25元”的形式发放,这意味着截至年底这10亿消费券至少可以拉动20亿的消费,年内将提升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0.13个百分点。天津同样公布了消费券的计划,其中汽车类消费券有望撬动最多的消费资金。根据天津消费券的规则,对购买5万元以上汽车的消费者补贴每辆2000-6000元,每个价格档次汽车的补贴比例约为1.4%-1.7%区间,这意味天津6000万元的汽车类消费券可撬动约35-42亿元的汽车消费,带动天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提升约0.6-0.7个百分点。

(本文题图来源:第一财经)

——

文 | 刘昕 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联系我们 | yicairi@yicai.com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