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三季度中国经济数据解读:内部改善、外部承压 | 热点观察

第一财经 2022-11-14 17:03:12

作者:刘昕    责编:马绍之

三季度中国经济表现为“内部改善、外部承压”。

摘要

三季度中国经济表现为“内部改善、外部承压”。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三季度内循环有所改善,主要体现在投资、消费、就业、融资等领域均较二季度边际好转;由于外循环依托于外部环境变化,海外经济增速下行将对我国外贸增长带来压力。

从就业数据来看,年内新增就业主要受3-5月的拖累,疫情冲击传统招聘、就业大月使就业缺口更为显著。三季度新增就业与往年持平,显示出好转迹象。青年就业情况依然存在压力。

从生产来看,在政策的推动下,基建类和大宗消费类产品表现强劲,如建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地方基建项目,针对汽车、家电领域进行消费补贴等。

基建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呈现供需两旺的景象。资金面有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专项债结存限额和2023年部分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提前下发;而在项目层面各地方政府推出近年来最大的投资计划,项目储备充足。

房地产行业仍偏冷,前三季度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53%,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38%。在一系列“保交楼”政策护航下,商品房销售面积保持平稳,未来商品房库存有望减少。

三季度消费边际弱改善。随着防疫政策更加精准,市场对于中国经济和消费的预期有望改善。从长期来看,“共同富裕”政策框架有望提高居民消费倾向,对消费形成支撑。

在海外经济体经济增速下行带来的压力下,10月中国进出口增速放缓。从长期来看,中国将持续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贸易治理,从而对我国贸易格局形成支撑。

正文

一、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3.0%,超市场预期

2022年10月2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结果:前三季度,我国GDP不变价累计同比增长3.0%,比前两个季度2.5%的增速上升0.5个百分点;第三季度,我国GDP不变价当季同比增长3.9%,较二季度的0.4%上升3.5个百分点。从GDP数据来看,三季度我国经济基本面呈现恢复态势,GDP增速略高于市场预期

从生产法的角度来看,第二产业是拉动GDP增长的最大动力。第一产业对GDP累计同比的拉动作用为0.2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为1.4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为1.2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于GDP累计同比的拉动作用较二季度均上升0.24个百分点。

从第一产业来看,三季度农林牧渔业GDP同比增长3.6%,较二季度的4.5%下降0.9个百分点。全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总水平上涨8.2%,主要是由于猪肉价格上涨所带动的其中,生猪生产者价格同比增长36.1%,带动饲养动物及其产品价格水平上涨14.2%。10月下旬,国家发改委连续发文,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采取引导正常出栏、储备调节、市场监管等多种措施,增加生猪猪肉市场供应,切实保障价格平稳运行。

从第二产业来看,三季度工业、制造业以及建筑业均表现亮眼。其中,工业同比增速为4.6%,较二季度上升4.2个百分点;制造业同比增速为4.0%,较二季度上升4.3个百分点;建筑业同比增速为7.8%,较二季度上升4.2个百分点。在主要制造业行业中,三季度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6.6%,分别高于工业和制造业增速2个和2.6个百分点;汽车增加值同比增速为25.6%,较二季度上升33.1个百分点。汽车产量同步激增,三季度汽车产量同比增速约为32.0%,较二季度的-7.2%大幅反弹。自年中以来大力推行的基建政策也对建筑业形成强劲支撑。

从第三产业来看,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的增速由二季度的负增长转为正增长,当季分别同比增长1.6%、2.8%、2.6%和5.4%;金融业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依然保持较高的增速,当季分别同比增长5.5%和7.9%;房地产业虽然仍是负增长,但降幅较二季度有所收窄,增速由-7%上升至-4.2%。

从支出法的角度来看,三季度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最大,较二季度有非常显著的反弹,而投资和净出口对GDP的贡献均较二季度有所下降。其中,三季度最终消费对当季GDP同比的贡献率达到52.4%,较去年同期下降25.1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2.04%;资本形成总额对当季GDP同比的贡献率达到20.2%,较去年同期上升12.4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0.79%;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当季GDP同比的贡献率为27.4%,较去年同期上升12.7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1.07%。

从消费来看,三季度汽车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明显。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为3.5%,城镇与乡村消费增速基本持平。分行业来看,三季度商品零售同比增速约为3.8%,较二季度上升7.4个百分点;餐饮消费同比增速约为1.7%,较二季度上升17.7个百分点;汽车消费同比增速约为18.2%,较二季度上升27个百分点。

从投资来看,三季度基建依然是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动力,房地产投资持续下行。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达到5.9%,较二季度增速略有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10.1%,较二季度增速下降0.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为-8%,较二季度下降2.6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23.4%,较二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13.4%,较二季度上升0.8个百分点。基建投资表现亮眼,三季度累计同比增速为11.2%,较二季度上升约2个百分点。在基建主要组成行业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速为16%,较二季度上升2.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14.5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速为5%,较二季度下降1.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0.8个百分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速为12.5%,较二季度上升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10.4个百分点。

从进出口来看,三季度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速在7、8、9月分别为23.8%、11.8%和10.7%,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口同比增速分别为7.2%、4.6%和5.2%。进出口贸易增速在年内均出现了趋势性下降,这主要是由于海外经济体增长预期下降导致的。从最新公布的10月外贸数据来看,10月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速继续下行至7%,进口同比增速略有反弹至6.8%。今明两年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我国出口增速可能承压;但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生效,我国对日本、韩国以及东盟国家的出口占比有望提高。

二、三季度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变化:内热外冷

三季度中国经济表现为“内部改善、外部承压”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三季度内循环有所改善,主要体现在投资、消费、就业、融资等领域均较二季度边际好转;外循环依托于外部环境变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最新的预测数据显示,2022年与2023年全球GDP增速预期分别为3.2%和2.7%,这将对我国的外贸增长带来压力。

1、失业率下行,新增城镇就业人数不及往年

从就业来看,三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4%,较二季度的5.8%下降0.4个百分点。三季度新增城镇就业347万人,年内累计新增就业人数1001万人,累计新增就业人数较去年同期减少44万人。虽然从年内数据来看,就业情况不如2021年,但若仅观察三季度的数据,同比少增的情况有所改善,具体体现在7月新增就业较去年多增5万人,而8月和9月新增就业分别同比少增1万人和4万人。

从年内数据来看,对新增城镇就业冲击最大的月份为3-5月从季节性来看,3-5月份是传统招聘、就业大月。根据2021年的数据,3-5月份的新增就业人数占全年的比重达到33.6%,即使是在遭受新冠疫情冲击的2020年,3-5月份的新增城镇就业人数占全年比重也达到29.7%。今年奥密克戎疫情最严重的影响正好发生在就业旺季,因此对就业的影响更为深刻。在三季度全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管控有所放松之后,三季度的新增就业数据几乎与去年持平。

此外,随着毕业季过去,反映青年人就业的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却未有显著改善,该指标三季度均值为18.8%,较二季度的18.6%上升0.2个百分点,青年人就业难依然是当下经济的痛点。

2、工业生产改善,政策推动基建类及大宗消费产品表现强劲

从生产来看,三季度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3.9%,较二季度上升0.5个百分点,增速上升主要是由制造业带动的,三季度制造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3.2%。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来看,三季度粗钢产量同比增速为3.9%,较二季度上升7.9个百分点;水泥产量同比增速为-6.4%,较二季度上升9.9个百分点;汽车产量同比增速为32%,较二季度上升39.2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速为113.2%,较二季度上升22.8个百分点;空调产量同比增速为9.2%,较二季度上升9个百分点;智能手机产量同比增速为-7.6%,较二季度下降2个百分点。

整体来看,三季度工业品生产主要集中于基建类产品以及大宗消费产品,这与年内的配套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推动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支持地方基建项目,以及国常会屡次提及针对汽车、家电领域进行消费补贴等。

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工业企业出口交货累计同比增速略有下滑,由二季度的10.3%下降至10.1%,其中9月工业企业出口交货累计同比降至9.5%的年内最低水平,这也反映出了外部环境的变化。

3、基建投资表现亮眼

从投资来看,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由二季度的6.1%下降至5.9%。

基建投资依然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三季度基建投资增速逐月走高,由二季度的9.3%上升至11.2%。基建投资呈现供需两旺的景象,从资金面来看,三季度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投放7399亿元,5000多亿元专项债结存限额也在逐步落地。此外,2023年部分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已提前下达并有望于2023年1月起发行,这些资金都将用于支持交通基础设施、新能源项目、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重点项目建设。从地方政府的项目供给来看,根据基建通大数据,已有30个省/市/自治区公布了2022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目前已知的年度投资计划额较2021年多增12%。

三季度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二季度的3.5%下降至2%。

4、房地产仍处下行周期,政策助力“保交楼”落地

从房地产来看,年内房地产处于下行周期。三季度房地产行业的表现未见好转,开发完成额投资累计同比增速进一步降至-8%,较二季度下降2.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降至-7.5%,较二季度下降3个百分点。

在房企现金流紧张、政策环境承压的背景下,三季度土地购置面积累计同比增速进一步下滑至-53%的低位,土地购置费同比增速降至-5%。

三季度,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速为-38%,较二季度再降3.6个百分点;房屋竣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速为-19.9%,较二季度上升1.6个百分点。此外,三季度商品房销售累计同比增速为-22.2%,与二季度持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速为-25.7%,较二季度上升0.9个百分点;商品房待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速为8.1%,较二季度上升0.8个百分点。

从政策方面来看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保交楼措施”。国常会分别在8月24日与8月31日两次会议中提到要允许地方采取“一城一策”灵活运用信贷政策和保交楼专项借款;住建部提出支持有需要的城市向已售逾期难交付住宅项目建设交付;央行与银保监会同样对“保交楼”信贷政策做出部署。

地方也出台了一系列“保交楼”政策。其中比较重要的包括河南郑州设立房地产纾困基金,由中心城市基金下设立纾困专项基金,规模暂定为100亿元;截至9月,郑州市房地产基金纾困项目已达到7个,预计资金投入33亿元。除此之外,全国各地按照“一城一策”原则对购房资格、贷款、首付比例等均有所放松。例如,南京、苏州、无锡等地下调二套房首付比例;山东、河北、海南等多地放松公积金贷款政策等。

5、三季度消费边际改善

从消费来看,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速较二季度上升1.4个百分点,至0.7%。

从三季度的消费数据来看,汽车消费是拉动增速上行的关键因素。三季度商品零售增速为1.3%,餐饮收入累计增速为-4.6%,汽车消费累计增速为3.5%。此外,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依然较为坚挺,三季度增速为6.1%,较二季度上升0.5个百分点。

11月1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对密切接触者,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并减少登机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次数。随着防疫政策更加精准,市场对于中国经济和消费的预期有望改善

从长期来看,“共同富裕”相关政策有望促进经济的均衡发展,支撑长期消费。“共同富裕”的政策框架旨在打破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区域不平衡、城乡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平衡的问题,若在长期能够改善现有分配效率,将会提高国民整体的消费倾向,支撑长期消费。

6、外贸短期承压,长期无虞

三季度,中国外贸整体表现稳健。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累计同比增速在三季度达到13.8%,较二季度上升0.8个百分点;进口累计同比增速为5.2%,较二季度上升0.3个百分点。但值得注意的是,10月进出口增速放缓。10月,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累计同比增速降至13%,进口累计同比增速维持在13%。

从外贸结构来看,虽然中美发生贸易摩擦,但美国依然是我国第一大出口国今年1-10月,对美国的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22%,这一比例甚至创下2016年1月以来的最高值。除此之外,随着今年年内《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生效,我国向日本、韩国、东盟国家的出口比例也在提高,如向日本出口占比由年初的5.1%上升至6.5%,向韩国出口占比由4.4%上升至6.1%,向越南出口占比由3.9%上升至5.4%。考虑到我国政府在多个场合重申中国对外开放将持续深化,以及我国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我国与全球价值链的紧密联系有望持续,对我国长期外贸格局形成支撑。

从短期来看,美国、欧洲等海外经济体的衰退风险是目前我国外贸的最大风险来源美联储今年年内已累计加息37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在年底可能会达到4.25%-4.5%区间。美联储激进的加息、缩表政策已造成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以及非美货币大幅贬值,也对美国自身经济造成一定损害,美国众多科技巨头及金融企业已开展裁员计划。IMF预计美国今年GDP增速为1.6%,明年为1%。此外,欧洲也受到能源价格高涨、地缘风险等因素的冲击。IMF预测明年德国、意大利等国GDP增速将降至负值区间。美国和欧洲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其经济增速下行将不可避免的使我国外贸承压。

(本文题图来源:第一财经)

——

文 | 刘昕 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联系我们 | yicairi@yicai.com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