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是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途径。对于青少年而言,应如何在他们正式离开校园、踏入社会前做好金融素养教育呢?
A1:近年来,青少年群体参与金融消费活动的频次日益增多,对于未经社会磨砺的他们,很容易因为社会经验不足以及金融知识匮乏、风险意识薄弱等问题,遭遇就业诈骗,不良贷款,理财陷阱等风险,影响他们的工作、学习及生活。因而,大力发展青少年金融素养教育是大势所趋。
我们了解到,自2016年起,恒生中国已连续七年开展“中国青少年金融素养提升计划”,不断推动金融素养教育向广度和深度发展。2022年,佰特公益与恒生中国携手,开展“启·未来——恒生中国2022职业院校金融素养提升计划”,以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为载体,让青少年群体切实感受到金融素养教育课程带来的积极引导。这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念、增加金融知识、提高自身生活财务管理能力、提升金融素养有重要意义。
Q2:相较于普通院校高中生、大学生,职业院校的青年学生会更早面对经济社会带来的生计挑战,如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财富观?
A2:部分职业院校的同学毕业之后,很快就面临社会生活压力,就业压力,以及创业风险,尤其是该群体中的低收入家庭学生,在家庭经济状况本就不是非常健康的状况下,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有能力甄别社会信息,提升金融风险防范能力显得更为重要。与此同时,大量职业院校的青年学生不能接受到完整有效的金融素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创新相对单一,成为掣肘金融素养教育在职业院校青年学生中普及的重要因素。
今年佰特公益与恒生中国一起开展的职业院校金融素养提升计划,提出通过搭建专业合作交流平台,为职业院校提供有效,系统化的金融素养教育知识,并为相应学校提供专家支持服务,帮助职业院校金融素养教育教学内容,纳入学生基本素养课程。同时通过传播正确金融教育概念、采纳新教育技术和方法、因材施教等切实可行的解决路径,实现金融素养教育课程的完整落地。
从2022年春季学期开始,项目已经面向广州与上海的五所职业院校的400名学生,落地开展了财经素养教育系统性课程,深受学校及同学们的支持和喜爱。
8月,来自中西部19所乡村小学的74名青年教师齐聚上海。
“2025中国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倡导活动”活动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中国气象学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天气网承办。北京站活动由中国天气网、北京市气象学会与第一财经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承办。通过一系列寓教于乐的环节,青少年们系统了解了气候变化的科学规律与现实挑战,并通过实践行动点亮了属于自己的“气候担当”,迈出了守护地球的第一步。
“2025中国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倡导活动”活动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中国气象学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天气网承办。上海站的活动由上海市气象学会与第一财经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承办,近百名青少年和家长通过专家课堂与手工实践,深入理解气候变化,亲手制作气象主题冰箱贴,迈出成为“敢作气候担当”的第一步。
今年上半年全国共销售彩票3178.54亿元,同比增长3%。
7月18日上午,由上海市委网信办、普陀区委网信委共同主办的2025年上海市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成果交流活动在半马苏河国际会议中心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