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商业人文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全职艺评人濒临消失,而艺术评论和参与正经历井喷式繁荣

第一财经 2023-01-14 10:07:27

作者:朱洁树    责编:李刚

“全职艺术评论家是一个正在消失的物种,而评论艺术、或从不同角度批判性地参与艺术似乎正经历着井喷式繁荣。”

2022年1月12日,第八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在线上举行了颁奖典礼。来自美国纽约的Katherine Adams斩获大奖,获得8万元奖金和一次赴上海的短期驻留机会;来自上海的庞铮、北京的钟山雨和伦敦的Andy Stooke获得二等奖,各获3万元奖金。

“全职艺术评论家是一个正在消失的物种,而评论艺术、或从不同角度批判性地参与艺术似乎正经历着井喷式繁荣。”国际艺术评论奖组委会主席亨利·梅里克·休斯(Henry Meyric Hughes)在颁奖典礼提到,“2022年的威尼斯双年展开幕预展仅在两天之内就获得了4200位注册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关注。然而,对于大多数写作者来说,在纯粹宣传目的以外的批判性反思空间是缺失的。本届奖项收到了了史无前例数量的投稿,奖项的受欢迎程度不仅反映了世界各地当代艺术的观众正在增长,也体现了人们对艺术的深层意义与其公共话语中的地位进行必要批判性反思的感知在扩张。”

第八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在线上举行了颁奖典礼

据悉,本届评奖共收到中、英文稿件364篇,是有史以来投稿数最多的一次,稿件作者来自全球52个国家。其中英文稿件188篇,其中50%来自英国、德国与美国。英文投稿中,自由撰稿人占了最多数,其次为学生和艺术家。中文稿件有176篇,涵盖中国20个省市及地区。其中,北京、上海和浙江的投稿占据50%以上,四川、广东、湖北紧随其后。中文投稿人以学生为最突出的中坚力量,其次为艺术机构从业人员与策展人;所评展览中,超过40%的展览发生在上海与北京,线上展览的形式也变得更为普遍。

国际艺术评论奖组委会联合主席、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表示:“这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第一次参与国际艺术评论奖的举办。我们对本届来自世界各地高质量、多元化的投稿感到欣喜,也为投稿者所关注的艺术展中所映射的社会议题、哲学思考报以关注。”

一等奖获得者凯瑟琳·亚当斯(Katherine Adams)是一位生活在纽约的写作者、策展人兼研究员。她是耶鲁大学的哲学学士,现在于纽约巴德学院的策展学中心攻读研究生课程。她的写作与艺术评论刊登在《art-agenda》《FLAT Journal》等杂志上,本次获奖文章是《世界的和女性的:无主领地》(Of Worlds and Women: 'No Master Territories'),评论对象为德国世界文化宫于2022年6月至8月举办的女性艺术家群展“无主领地:女性主义构造世界与影像”(No Master Territories: Feminist Worldmaking and the Moving Image)。

凯瑟琳·亚当斯表示:“我有一些朋友,她们会做一些展览,然后我会被邀请去做展览,写一些有关他们的艺术的内容。我的艺术评论受益于我的策展工作。我希望能够通过写作,以公众的角度来看待艺术作品,设想公众的见解。同样重要的是,一些项目中可能有一些东西会超出原先的策展框架,我会关注艺术作品在我们所表达的东西、想要我们看到的东西之间的潜在真理。”

二等奖获得者为安迪·斯托克(Andy Stooke)、庞铮、钟山雨。安迪·斯托克生活工作于伦敦和上海,其获奖文章为《凡人之手成就非不朽之物》(Not something immortal achieved by mortal hands),评论对象是英国查德索尔特画廊2021年至2022年不间断展览项目“关于汉娜.阿伦特: 八个展览提案”(On Hannah Arendt: Eight Proposals for Exhibition)。

庞铮目前生活与工作在上海,她是理学学士、工商管理硕士出身,自学艺术史,并从2018年开始致力于从事艺术展导赏工作。她认同艺术具有阿多诺所说的虚幻的表象和真理性的谜底,并将解谜式艺术批评融入到艺术导赏中,不仅阐释艺术作品的“实在内容”,更注重解析其“真理性内容”,希望带领更多人在艺术的欣赏与辨析中逐渐提升审美体悟。本次获奖文章《从证据转向表征——迪曼德“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评论对象为上海UCCA Edge于2022年7月到9月举办的展览“托马斯·迪曼德:历史的结舌”。

“托马斯·迪曼德:历史的结舌”参展作品

钟山雨目前生活与工作在北京。她曾学习中国文学,后转而修读现当代艺术史,做过中国前卫艺术的文献研究工作,如今担任艺术杂志《Ocula》的编辑。其获奖文章《低科技之歌》针对的是展览“分解经济”(The Breakdown Economy)。

本届国际艺术评论奖由五位评委组成国际评审团,包括保加利亚国家美术馆馆长雅拉·布勃诺娃(Iara Boubnova);国际知名策展人与评论家侯瀚如;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批判性写作教授艾米丽·拉巴吉尔(Emily LaBarge);巴黎国际艺术评论家协会荣誉主席雅克·连那(Jacques Leenhardt);厦门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陆建德。

侯瀚如表示:“而今,新技术、新科技成为新的媒介,能够将信息做到更广泛的传播。而艺术写作,或者说整体的写作本身,是一个非常私密的、非常个人的经验。我觉得写作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勇敢的行为,能够将你自己的内心世界掏出抛向公众,本身就是一个勇敢的动作。作为评论家或是批判者,这个词代表了一种批判精神,而这种批判性,也可以帮助你进入到一些未知的领域,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带有不确定性的行为。”

国际知名策展人、写作者路易斯·毕格斯(Lewis Biggs)展望了国际艺术评论奖的未来,她表示:“艺术评论是没有国界的,就像哲学、数学,和所有在我们全球化世界当中的当代知识交换一样。这个奖项主要鼓励大家就展览来进行书面写作,这是哲学家思考的一种传统形式,但是也会有其他的表达和沟通方式,包括柏拉图式的对话,包括寓言、诗歌、小说,还有艺术品本身。我们也必须要认识其他一些评论形式的有效性和重要性,欢迎和采纳不同的形式,确保艺术的实践在社会当中能够尽量多得到采纳。这就是我对艺术评论未来的一个展望。”

国际艺术评论奖举办到第八届,已经逐渐扩大其国际影响力,除了艺术评论较为发达的传统国家,也有来自突尼斯、黎巴嫩、乌克兰、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埃及、尼日利亚、伊朗等地的新兴力量。本届投稿除了涵盖发生在艺术机构、博物馆及艺术节的展览外,也关注了许多画廊长期项目、独立机构项目与线上展览,进一步推动着国际艺术评论奖的多元性、全球性与批判性。

第八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由国际艺术评论奖组委会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主办,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爱丁堡艺术学院、国际艺术评论协会协办。除了4位获奖者之外,另有16篇中、英文投稿入围本届国际艺术评论奖。所有20篇获奖及入围稿件将以双语形式集结成年度文集,并于2023年夏季出版。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